-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
- 4
- 5
- 5
- 2
- 1
- 5
- 4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郑都辉 吕漪妮 《中国妇幼保健》 2024年39卷13期 2422-242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小潮气量通气与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序贯治疗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2年3月在台州医院治疗的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儿10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50例(小潮气量通气+鼻导管吸氧)、...
【关键词】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小潮气量通气;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玉兰 黄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6年36卷5期 416-4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诊治始终是重症医学的核心任务之一.但值得深思的是,除了早期的“小潮气量通气策略”研究取得了预期的降低病死率的疗效之外,截至目前其他疗法并未获得预期的显著效果.为此,本文以最新的系统综述和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彦军 赵威 等 《临床急诊杂志》 2017年18卷3期 200-2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联合低平台压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ILI)的应用.方法:我院急诊科2014~2016年收治的ARDS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选取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下测得26 cmH2O≤平台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志扬 杨荣 等 《健康之路》 2013年12期 70-71页
【摘要】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的临床治疗及效果。方法:选取52例呼吸衰竭患儿,原发疾病涉及严重感染、外伤和重大手术等。除综合治疗外。均采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观察上机前后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指标。结果:与大潮气量机械通气相比,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呼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曾琼 导师:段满林 南京大学 临床医学 麻醉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观察肺功能正常的患者术后使用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联合小潮气量通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102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全麻下耳鼻喉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6组,每组17例。对照组(C组)使用常规机械通气模式,潮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学均 导师:文亮 第三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麻醉学(硕士) 1999年
【摘要】 该文旨在研究机械通气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和PECAM-1表达及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探讨机械通气肺损伤的可能机制,从而为临床和治疗机械通气致肺损伤提供理论基础.结论:1.机械通气可激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并使其表面ICAM-1、PE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君婷 张丽娜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2年42卷6期 458-4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基础和临床研究虽然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到目前为止,机械通气仍然是ARDS治疗的基石.众所周知,机械通气是一把双刃剑,ARDS肺部病变不均一的特点使得机械通气更容易在这些患者中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为了减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发全 《青海医药杂志》 2017年47卷5期 26-28页CA
【摘要】 目的:评估双管喉罩和气管插管通气气道管理效果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双管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MAP、HR)及呼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敏玲 冼永浩 等 《中国保健》 2008年16卷18期 764-766页
【摘要】 目的:探讨更适合于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8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最小封闭压力组采用气囊最小封闭压力,定时放气组采用传统方法:气囊放气-充气1次/4h,并对潮气量、SaO2、PEEP和并发症如痰阻、刺激性咳嗽等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