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
- 3
- 1
- 6
- 3
- 11
- 4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梁建娣 封德梅 等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38卷4期 15-18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少毛北前胡(PHS)水提取部位HPLC指纹图谱与其镇咳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表征PHS水提取部位有效成分的镇咳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乙醇、水作为提取溶剂提取PHS,制备不同提取部位样品,对这些样品进行小鼠镇咳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二林 刘小花 等 《分析化学》 2009年37卷8期 1227-1231页
【摘要】 建立了同时测定少毛北前胡中6种香豆素(香柑内酯、蝉翼素、丝立尼亭、顺-3′,4′-二千里光酰基-3′,4′-二氢邪蒿内酯、白花前胡丁素和白花前胡素E)含量的HPLC分析方法.色谱柱为Lot Validation-C18(150 mm×4.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运 邱国玉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19年39卷7期 1323-13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前胡及其易混用品紫花前胡和硬前胡的特征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用于该类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Aglient TC C18色谱柱(4.5 mm×250 mm,5 μm),以水(A)-甲醇(B)为流动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建娣 赵良功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2年37卷19期 2894-289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少毛北前胡氯仿提取部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与化痰药效关联性,以确立其化痰“药效成分组”.方法:通过HPLC测定分析少毛北前胡氯仿提取部位HPLC指纹图谱,用小鼠酚红化痰法研究其化痰作用,急支糖浆为阳性对照药(12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孝丽 李文 等 《中药材》 2011年8期 1232-1234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了同时测定少毛北前胡中4种香豆素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为依利特ODS-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和水,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09 nm,柱温25℃。结果:4个化合物一定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二林 封士兰 等 《中草药》 2009年40卷4期 525-5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少毛北前胡Peucedanum harry-smithii var subglabrum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及制备薄层色谱法对少毛北前胡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少毛北前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 封士兰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9年34卷10期 1231-123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少毛北前胡Peucedanum harry-smithii var.subglabrum的香豆素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及制备薄层色谱法对少毛北前胡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亮 姚毅 等 《中医药导报》 2024年30卷9期 77-82页ISTIC
【摘要】 系统地整理了7种前胡习用品种的药用植物分布和资源概况、植物药材和饮片性状分类特征以及化学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白花前胡、紫花前胡、硬前胡(包括华北前胡和/或少毛北前胡)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较深入,而华中前胡、毛前胡、长前胡与旱前胡(羽苞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沈孝丽 导师:封士兰 兰州大学 药学 药物分析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铅是一种污染环境的重金属,而且不可降解.我国是铅污染大国,铅污染的程度较为严重,铅污染已经被人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铅可以在环境中蓄积,并通过空气,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内,对人体产生各种损害作用.儿童对铅中毒尤为敏感,损害也尤其严重.我国绝大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