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
- 1
- 6
- 1
- 8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斯雯 陈奥 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5年32卷11期 12-15页
【摘要】 心系病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包括心悸、胸痹、不寐等多种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龙江医派作为我国北疆地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中医学术流派,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崔振儒教授作为龙江医派的代表医家之一,在诊治心系病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德友 肖诚浦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7期 1179-1181页ISTICCSCDCA
【摘要】 基于我国北疆地域环境特点和痹证存在的天人因素,龙江医派杰出医家崔振儒在其长期诊疗过程中形成了对寒地痹证的独到见解.有关病因,崔振儒认为此病始于外而本于内,外邪以寒称先,内虚以营卫气血虚、肝肾不足、阴阳两虚为多见.治疗方面,提出"表邪为主、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春红 任鹏鹏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35卷6期 1034-1036页ISTIC
【摘要】 崔振儒教授精通医理,重视经典,处方灵活,治学严谨,医德高尚.从医六十余载,广读医著,精勤临床,在中医内、外、妇、儿等科均有建树,尤擅治疗心病之胸痹心痛、惊悸怔忡,认为本虚标实为心病之总病机,提出心病诸疾,应以补虚泻实、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琳 王洋洋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26卷3期 432-433,436页ISTIC
【摘要】 崔振儒教授为黑龙江省名中医,师承于著名中医专家钟育衡和王德光教授,行医近60载,以中医内科造诣颇深,对心系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因疗效卓著,求治者络绎.崔振儒教授临证喜用自拟宁心汤加减治疗阳虚寒凝、血瘀痹阻心脉所致的胸痹,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胸痹;温阳散寒、活血化瘀法;崔振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烨 宋琳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33卷7期 1-3页
【摘要】 崔振儒教授为黑龙江省名中医,师承于著名中医专家钟育衡教授和王德光主任医师,行医多年,于临床上经验丰富,造诣高深,在中医内科方面建树颇丰,尤擅心系疾病的治疗.崔振儒教授喜用加减养心汤治疗不寐之证,收效显著.而在治疗过程中,养心安神与重镇安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德友 张安琪 《北京中医药》 2017年36卷9期 808-810页ISTIC
【摘要】 崔振儒教授认为诊治血淋应谨守病机,分证施治,将血淋分为膀胱湿热、肾阴亏虚、脾虚不摄、肝郁血瘀4种证型,分别以八正散、知柏地黄丸、补中益气汤、四逆散为基础方加减治疗;临证中不忘阴津、脾胃的重要性,时时注意固护脾胃、滋养阴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超然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临床思维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 2019年
【摘要】 崔振儒教授为龙江医派著名医家,以中医治疗内科杂病而名震冰城,本文通过作者跟崔老学习,对崔老治疗脾胃病的学术经验进行探讨.中医脾胃病以胃胀、胃疼、反酸烧心、痞满为主要症状,包括西医之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及胃癌等疾病,西医治疗此类病效果不稳定,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