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
- 2
- 1
- 2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周颖 鲍敏芳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3年17卷6期 440-443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左心室主动固定导线(Starfix 4195美国美敦力公司)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自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植入Starfix 4195导线的26例患者,男16例,女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辉 曹宇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08年23卷1期 26-2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索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RVITS)起搏的临床操作技术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62.6±20.3(32~83)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室率,均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心室流入道间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卫明 成益 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21卷2期 182-18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传统起搏器心室电极置于右室心尖部到位容易,固定简单,脱位率低,因此使用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及选用被动固定电极导线一直被认为是最适合及经典的起搏部位及导线.后人们逐步认识到心尖部起搏存在着左右室电机械活动的不同步,以及右室心尖部起搏可以造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曙东 陈弹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34卷2期 191-192页ISTIC
【摘要】 [目的]比较右室流入道间隔部(RVITS)起搏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室流入道间隔部(RVITS)起搏组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右室流入道间隔部(RVITS)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