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7
- 3
- 1
- 61
- 10
- 7
- 6
- 1
- 12
- 9
- 8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晓洋 阿地力江·托呼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7卷11期 121-12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为患者选择最佳的右心室起搏位置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本院接受起搏器植入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右心室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鹏 李琳 《系统医学》 2016年1卷7期 41-43,59页
【摘要】 目的:比较慢性心力衰竭CRT治疗中不同部位左心室起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一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依据左心室起搏部位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靠近间隔部组(n=40)和游离壁组(n=40),对两组患者的术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俊玉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2年2期 115-118页
【摘要】 起搏电极置于心室不同部位(无论心室内膜或心室外膜)起搏时,起搏脉冲刺激心室肌使之发生除极和复极,心电图上表现为在起搏脉冲后紧跟QRS波及T波,即呈“脉冲信号-QRS波-T波”顺序。心室起搏时,心室激动顺序是自起搏刺激点开始向周围心肌扩散,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颖 徐晓红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6年20卷6期 471-47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评价左心室4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植入QuartetTM左心室4极导线的CRT患者,术中观察心脏静脉解剖特点、左心室导线植入部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启明 肖宜超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4年18卷3期 203-20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左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成功植入CRT起搏器/除颤器(CRT-P/D)患者41例.根据逆行心脏静脉多体位造影确定左心室导线起搏部位,按照右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启明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探讨左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脏再同步化(CRT)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心导管室成功行CRT-P/D手术患者41例。根据逆行冠状静脉多体位造影确定左心室电极起搏部位,右前斜位30°心脏长轴造影时分为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肖宜超 导师:刘启明 中南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目的:
探讨左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脏再同步化(CRT)疗效的影响。
方法:
纳入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心导管室成功行CRT-P/D手术患者41例。根据逆行冠状静脉多体位造影确定左心室电极起搏部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栾颖 导师:李学奇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硕士) 2003年
【摘要】 目的:通过三种不同的起搏方式和起搏部位,观察房室同步和心室激动顺序对人体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及起搏体表心电图QRS间期与心输出量的关系.方法:15例射频消融术后的病人分别顺序进行右心房起搏,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和室间隔上部近希氏束旁起搏,采用心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牛国栋 导师:张奎俊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 心血管内科学(硕士) 2000年
【摘要】 观察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评价在中重度心衰病人中,应用多部位(单心房双心室)起搏技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在获得阳性结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心功能改善的机制;进一步探讨潜在有效病人的筛选条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成丽 王礼琳 《临床荟萃》 2025年40卷6期 558-563页ISTICCA
【摘要】 起搏器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同的起搏部位或起搏比例,对心脏的各个心腔结构及功能可产生不同的影响.起搏器植入对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较多,但较少关注术后左心房、右心房、右心室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起搏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