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
- 1
- 3
- 1
- 1
- 1
- 1
- 6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卢莹莹 吕博文 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9年18卷12期 1172-11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假丝酵母菌血症是医院感染主要的侵袭性真菌病.其病死率高达32%~34%[1].目前针对免疫缺陷患者进行常规预防与经验性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虽然短暂的降低了侵袭性假丝酵母菌血症的病死率,但也改变了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的流行病学.我国近年来文献报道...
【关键词】 希木龙假丝酵母菌;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突破性假丝酵母菌血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兴 王慧铃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1年29卷3期 211-213页ISTIC
【摘要】 临床药师对参与的3例少见病原生物(超鞭毛虫、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希木龙假丝酵母菌)感染临床案例会诊,根据病原特点、患者疾病情况及抗感染药物的药理作用,协助临床调整个体化给药方案,取得积极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浩 王千 等 《微生物与感染》 2017年12卷2期 89-93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为探讨希木龙假丝酵母(假丝酵母又称念珠菌)的耐药机制,首先克隆出两株希木龙念珠菌ERG11基因,初步验证其功能,从而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of Biotechnology Infor...
【关键词】 希木龙假丝酵母;简并聚合酶链反应;快速cDNA末端扩增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麦菁芸 瞿跃 等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56卷17期 81-8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希木龙假丝酵母菌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感染特点、危险因素、治疗效果及转归等情况.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3例希木龙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新生儿的临床表现,血培养结果,菌株同源性分析,药敏结果及转归进行回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惠瑜 施腾飞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0年30卷1期 116-1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希木龙假丝酵母(Candida haemulonii)感染相关性低出生体质量儿真菌血症的临床病例特点,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9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12例希木龙假丝酵母致真菌血症的低出...
【关键词】 希木龙假丝酵母;低出生体质量儿真菌血症;真菌药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揭青青 林素 等 《中华儿科杂志》 2016年54卷3期 197-20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希木龙假丝酵母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药敏情况、转归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婴儿童医院收治的8例具有希木龙假丝酵母菌败血症临床表现以及至少1次血培养阳性的希木龙假丝酵母菌败血症患儿临床特点、药敏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海蔚 刘彩霞 等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15卷2期 318-320,330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希木龙假丝酵母菌真菌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同源性,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该菌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5-10月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科15例希木龙假丝酵母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和病原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揭青青 2015年泛长三角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年会 2015年
【摘要】 目的:新生儿念珠菌败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见原因之一.新生儿一旦感染,病情可以迅速恶化,故早期有效的抗真菌治疗至关重要.该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回顾性地分析希木龙假丝酵母菌败血症临床表现及其药敏,以指导临床早期对可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