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9
- 4
- 3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胡孝芝 《陕西中医》 2011年32卷3期 277-27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以益气健脾,清热解毒,除湿止带止血类药物组成方治疗赤白黄带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芪螵散(生黄芪、金银花、海 螵蛸、桑螵蛸、茯苓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8%.结论:本组方适应于气虚脾弱,湿热蕴结于下,肝经湿热下注,湿热湿毒阻滞,...
【关键词】 带下/中医药疗法;清热剂/治疗应用;收敛药(中药)/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根喜 《甘肃中医》 2003年16卷4期 31-32页ISTIC
【摘要】 <篇首> 近年来笔者应用易黄汤加减治疗湿热型带下病48例,疗效显著,现小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淑敏 《陕西中医》 2002年23卷9期 817-818,85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索中药外用栓剂治疗带下病的有效途径方法:本文采用带净止瘁栓(黄柏、苦参、蛇床子、百部等)对滴虫性阴道炎及非特异性阴道炎引起的带下量增多、阴瘁进行临床研究,设带净止瘁栓组250例,洁身纯对照组50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
【关键词】 带下/中医药疗法;复方(中药)/治疗应用;@带净止痒栓/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蜻 金风丽 《新中医》 2000年32卷1期 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易修珍主任医师从医近40年,自拟经验方较多,其中固气利湿汤(由黄芪、续断、沙苑子、砂仁、苍术、黄柏、薏苡仁、萆、柴胡、甘草等组成)组方严谨,治疗妇科疾病范围广泛,疗效独特.该方的创立基于妇科某些湿、热引起的疾病,病情复杂,缠绵难愈,病...
【关键词】 @固气利湿汤/治疗应用;带下/中药疗法;淋证/中药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莉 杨汉民 《陕西中医》 2000年21卷12期 538页ISTICCA
【摘要】 采用自拟复方白术散(白术、炒苍术、白茯苓、蒲公英、鸡冠花等)治疗带下病168例,总有效率92.3%.提示本方有燥湿健脾,清热利湿止带的功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效东 杨晓海 《陕西中医》 2000年21卷12期 539页ISTICCA
【摘要】 采用自拟中药方(鹿角霜、山萸肉、山药、土茯苓、益母草等)治疗带下348例,总有效率95.9%,提示本方有补肾、除湿固涩的功效,补通敛运为一体,是清除带下的有效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浩元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22期 3476-3477页
【摘要】 目的:评价完带汤加减方治疗脾虚型带下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治疗脾虚型带下病患者75例,均采用完带汤加减方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75例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带下量及临床总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丽绵 《新中医》 1999年31卷8期 2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补肾法治疗妇科疑难杂症,取得满意疗效.兹举病案3则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波 胡纪平 《陕西中医》 2010年31卷3期 2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清热、除湿、解毒类中药配伍治疗带下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祛湿消带汤(土茯苓、薏苡仁、黄柏、龙胆草等)治疗本病78例.结果:总有效率91%.结论:本方有清热解毒、除湿祛带的功效.
【关键词】 带下/中医药疗法;清热解毒剂/治疗应用;清热祛湿剂/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明亮 夏崇芳 《陕西中医》 2006年27卷10期 1191-119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清热利湿类中药配伍治疗带下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除湿止带汤(土茯苓、黄柏、苍术、白术、黄芪、鸡冠花等)治疗.结果:60例患者总有效率93.66%.结论:本方适用于中医辩证属脾虚湿滞或湿热湿毒阻滞,导致带脉失约之带下病.
【关键词】 带下/中医药疗法;清热燥湿剂/治疗应用;补气剂/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