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
- 1
- 3
- 3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锦秀 《医学与社会》 2009年22卷1期 14-16页ISTICPKU
【摘要】 "善终照顾的是人,而不是病;它突出质量;而不是寿命",基于这种理念的临终关怀,旨在于帮助生命末期病人获得"幸福".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或家属往往会陷入"提升质量"和"延长生命"的两难选择困境.探索走出这种困境的有效方案,不仅有助于病人获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振环 杨海平 等 《科学决策》 2016年12期 24-44页
【摘要】 近年来,有关“幸福悖论”的研究逐渐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尤其是对于主观幸福感与收入水平的关系仍然存在广泛的争议.理论分析发现,主观幸福感的强弱是受到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城镇居民大样本微观调查数据(C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晏小华 刘振亮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18年26卷1期 180-189页
【摘要】 横断研究认为收入和幸福感正相关; 长时时间序列(通常指10年及以上)研究认为二者无关, 这种矛盾的结论即构成了幸福悖论.传统上解释幸福悖论主要从理论着手, 如定点理论、适应理论、相对效用理论等.近年来, 学者们开始从"忽略变量"的角度解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伟炯 《心理学报》 2017年49卷11期 1449-1459页
【摘要】 本文从社会过渡带和心理过渡带两个方面对"通勤悖论"进行解析,构建了通勤时间影响幸福感的理论模型.通过对广州市白领的追踪调查和多项式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婚姻状态(社会过渡带)具有调节作用,未婚员工通勤时间负向影响生活满意度,已婚员工通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爱梅 李晓萍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15年6期 979-989页
【摘要】 近年来有关研究发现了追求积极情绪可能给个体带来消极后果,即个体越追求积极情绪,他们很可能越体验不到幸福,并称之为“追求积极情绪的悖论”。当个体把追求积极情绪作为目标时,可能会(1)为个人的快乐设定过高的标准;(2)通过不恰当的活动去获得快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琳 杨永志 《前沿》 2012年3期 187-190页
【摘要】 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出现了国民幸福感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呈现显著正相关的现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从文化领域为我们展现了提升国民幸福的新视野.通过文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千贺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年19期 36-36,51页
【摘要】 近年来,多个领域的学者都展开了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政府和媒体也关注国民幸福感的提升。作为物质条件,薪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言而喻,但并非收入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高校教师中也存在“幸福悖论”,薪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非正向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