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
- 2
- 15
- 11
- 3
- 1
- 1
- 24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干小仙 王越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7年23卷4期 345-3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索简易、快速的金标免疫渗滤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特异性抗体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可溶性抗原点样于固相硝酸纤维素膜上,以胶体金-protein A为标记物,采用自行设计的渗滤装置,检测病人血清中广州管圆线虫特异性IgG抗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海 何娴 等 《中国热带医学》 2006年6卷1期 21-22,2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了解大鼠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 方法用ELISA方法对感染后不同时间采集的大鼠血清进行抗广州管圆线虫IgG抗体滴度的检测,以了解其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比较了感染血清经过或不经过2-巯基乙醇处理和给大鼠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代雄 沈浩贤 等 《中国热带医学》 2006年6卷8期 1356-1357,137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了解大鼠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 方法 用ELISA方法对感染后不同时间采集的大鼠血清进行抗广州管圆线虫IgM抗体检测,了解其抗体水平动态变化.并比较感染血清经过或不经过兔抗大鼠IgG处理的情况下,EL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峰 潘长旺 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5年23卷4期 209-212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制备抗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单克隆抗体并研究其初步应用.方法用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融合,筛选分泌高滴度、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使用所得的单克隆抗体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长旺 凌洪博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0年16卷1期 79-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ELISA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血清抗体的可行性,从而为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免疫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雌性成虫粗抗原作ELISA检测不同时期实验大鼠血清抗体,并选用四种对照血清,以比较该法的特异性。结果大鼠血清抗体在感染后20d适宜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同 李方去 等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1999年6卷2期 128-1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血清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组、健康对照组、其他疾病组患者血清中广州管圆线虫抗体滴度.结果广州管圆线虫血清抗体滴度,患者组为1.1110±0.5311,...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病;广州管圆线虫血清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发柱 张莹珍 等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1年7卷1期 11-14页CA
【摘要】 [目的]研究福建省广州管圆线虫的特征,寻找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调查全省各地的感染情况,用大白鼠作为动物模型进行实验感染,了解致病过程,检测血清抗体,观察药物杀虫效果。[结果]福建省有广州管圆线虫的分布,终末宿主为褐家鼠,中间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晓红 杨发柱 等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1年7卷2期 41-42页CA
【摘要】 [目的]通过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大白鼠的血清抗体检测,为人体感染本虫的免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用常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大白鼠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20~233 d雄虫抗原的阳性率为90.5%(105/116);雌虫为98.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晓慧 魏璐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5年39卷3期 318-3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男,31岁,面部、躯干、手部多发白斑6个月.皮肤科情况:额部、耳前、下颌、腹部、手背可见散在白斑.伍德灯检查示:色素脱失区域见蓝白色荧光,边界较清晰.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进一步查广州管圆线虫抗体阳性.诊断: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梅 孔玉方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46卷15期 1807-18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基于纳米金棒聚合技术构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早期诊断的检测方法.方法 用金种生长法合成质量稳定的纳米金棒,标记不同浓度巯基化的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和成虫的粗抗原、纯化抗原,及其排泄分泌抗原,通过紫外-可见光(UV-Vis)分光光度计扫描稳定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