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96
- 56
- 16
- 10
- 1
- 291
- 83
- 24
- 22
- 18
- 63
- 49
- 40
- 38
- 3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普 贾世豪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4年44卷4期 624-63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深入解析大豆开花期和成熟期的遗传基础,发掘控制性状的重要基因组区间,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新基因克隆提供依据.[方法]以224份携带显性E1等位基因的大豆种质为试验材料,在4个种植环境下调查表型数据,用R-mrMLM软件包中的6种...
【中文期刊】 邢瑞霞 朱金洁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51卷3期 96-100,105页
【摘要】 为获得早熟玉米种质,选择水稻光周期敏感基因Ghd7的同源基因ZmCCT10作为研究目标,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针对该基因的CDS区域进行敲除,获得相关材料后,选择其中表型较为明显的2种,进行生育期及植株表型等相关性状的数据调查与分析,发现敲除该基...
【关键词】 CRISPR/Cas9; ZmCCT10; 开花期;
【中文期刊】 罗书岚 刘丽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2年41卷10期 25-29页 CSCD
【摘要】 目的:探索抽薹前、抽薹后及开花期白花前胡内生菌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方法:采用宏基因组学的方法对白花前胡抽薹前、抽薹后及开花期3组35份样品内生细菌及真菌的菌群进行分析.结果:从白花前胡中鉴定出2624个细菌OTUs,抽薹前、抽薹后及开花期共有...
【中文期刊】 李晓花 唐山 等 《生态科学》 2019年38卷5期 138-14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对江西省庐山植物园杜鹃专类园迁地保育的12种杜鹃进行了3年的物候及开花期与展叶期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开花最早的为马缨杜鹃,开花最晚的为喇叭杜鹃;杜鹃露蕾时颜色最深、开放后花冠逐渐变大,但花色慢慢变淡,至花谢时花冠变小枯萎;花和果最大的...
【中文期刊】 赵坚义 BECKER Heiko C 等 《遗传学报》 2005年32卷9期 969-978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以中国的高油分自交系"高油"和欧洲高含油量品种"Sollux"的F1产生的282个株系组成的双二倍体(DH)群体为材料,在125个SSR标记座位构建的连锁图谱基础上,根据在中国和欧洲四个不同环境下的表型鉴定结果,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基础上的QT...
【中文期刊】 罗双双 张宗琼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25年43卷1期 82-91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OsTTG1编码WD40结构域重复蛋白,在水稻(Oryza sativa L.)中与花青素积累有关,但是否影响其他性状尚不清楚.本研究中,我们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Heynh.)突变体ttg1中过表达Os...
【中文期刊】 李宏 黎欢 等 《广西植物》 2016年36卷10期 1198-1204,119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阿克苏地区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大多采用漫灌为主、滴灌为辅,加上环境干旱、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当地红枣种植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型节水灌溉方法。该研究采用美国Dynamax公司生产的Flow-32包裹式茎流计对茎流速率...
【中文期刊】 王翊 马月萍 等 《植物学报》 2010年45卷6期 641-65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开花期控制对观赏植物的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高等植物成花机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观赏植物花期调控开辟了新途径.该文总结了观赏植物花期调控的途径和方法,并对改良观赏植物花期的技术思路做了初步分析.通过与高等植物成花机制研究...
【中文期刊】 王磊 张彤 等 《植物学报》 2009年44卷2期 185-19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大豆(Glycine max)为材料,研究开花期土壤水分变动对叶片光合生理以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期为大豆的节水栽培和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大豆叶片气孔导度(Gs)对土壤水分的匮缺更加敏感.干旱胁迫降低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
【中文期刊】 王阳 刘成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7年8卷2期 179-18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产量及其产量因子是衡量玉米耐旱能力的重要性状.本研究利用Lo1067×Yi72的F2:3家系进行产量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水分条件和开花期干旱胁迫条件下,分别有14个QTL与产量性状穗重、粒重、轴重、百粒重、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