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
- 4
- 1
- 2
- 2
- 2
- 2
- 1
- 16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日涛 桑振亮 等 《现代食品》 2024年30卷21期 80-85,92页
【摘要】 随着糖尿病、肥胖等患病率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无糖食品.针对传统桃酥高糖、高油等缺点,将鹿茸菇粉加入桃酥中,用异麦芽酮糖醇和L-阿拉伯糖完全替代白砂糖,研制开发无糖鹿茸菇桃酥.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无糖鹿茸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洁宏 苏爱荣 等 《中国热带医学》 2007年7卷8期 1308-1309,131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为确保异麦芽酮糖醇的食用安全,对其进行了致突变性和致畸性研究.方法 采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小鼠胸骨髓微核试验、Ames试验及大鼠传统致畸试验进行检测.结果 3个剂量组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剂量组的回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瑞珺 涂家生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3年21卷2期 114-117页ISTIC
【摘要】 采用单因素考察法,设定流化床顶喷制粒的主要工艺参数范围,制备异麦芽酮糖醇颗粒,分别测定其堆密度、振实密度、休止角和平均粒径等,并进行直接压片,测定片剂硬度、脆碎度、片重差异和抗张强度.当实验条件为进风温度45℃,喷雾速率3mL·min-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敏玲 汪涛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10卷9期 105-10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优化一步制粒工艺以制备菊花莲子固体饮料.方法 对方中中药水煎提取、浓缩得到一定密度的流浸膏,以目测流化床中颗粒的流动性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辅料种类、添加量、物料温度、供液转速对制粒工艺的影响.结果 最佳的工艺条件为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晨辉 王伟健 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8年22卷4期 362-3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异麦芽酮糖醇对变形链球菌致龋因素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的动物和人体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异麦芽酮糖醇为实验组,蔗糖、木糖醇为对照组,观察异麦芽酮糖醇、蔗糖和木糖醇对变形链球菌的生长、黏附及菌液pH值的影响.结果 变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晨辉 杨圣辉 等 《北京口腔医学》 2008年16卷5期 247-2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异麦芽酮糖醇对变形链球菌产乳酸能力及菌液pH值的影响,为异麦芽酮糖醇在防龋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异麦芽酮糖醇为实验组,蔗糖、木糖醇为对照组,观察异麦芽酮糖醇、蔗糖、木糖醇对变形链球菌菌液pH值的影响,并利用酶法乳酸试剂盒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坚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6年12期 46-48页
【摘要】 作为一种糖替代品,异麦芽酮糖醇的应用对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异麦芽酮糖醇的特性及与肥胖、血糖和胰岛素应答、冠心病、结肠癌的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世琼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1年22卷4期 40-42页
【摘要】 本文阐述以蔗糖为原料应用生物化学技术开发低聚果糖、乳果糖、帕拉金糖、异麦芽酮糖醇系列产品,它们的生产工艺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低聚果糖乳果糖帕拉金糖异麦芽酮糖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0年2期 48-53页
【摘要】 Palatinit公司生产的异麦芽酮糖醇是一种糖的替代物,它由双糖醇(多元醇)组成,而不是一种高度甜味剂.源于糖的异麦芽酮糖醇的味道像糖一样自然,展现了一种纯自然的甜味.异麦芽酮糖醇的感官特性,生理学性质及物理化学性质使得糖果、烘烤制品、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干昭波 祝书红 等 《现代食品》 2024年30卷5期 62-68页
【摘要】 本研究选用了阿洛酮糖、异麦芽酮糖醇、麦芽糖醇这 3 种功能性糖以及蔗糖按配方制作软糖和硬糖,从成品状态、质构、吸湿性、感官评价等方面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蔗糖制作的糖果相比,使用阿洛酮糖制作的糖果口感舒适无异味,软糖更有嚼劲,硬糖颜色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