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
- 3
- 3
- 3
- 1
- 6
- 4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清风 田春杰 等 《生态学杂志》 2002年21卷2期 22-23,3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Frankia-非豆科树木共生固氮体系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固氮生物资源,具有与Rhizobium-豆科植物相似的固氮能力,在自然界能量循环和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与形成共生固氮的非豆科植物其抗逆性强,耐干旱、盐碱,抗高寒、瘠薄,能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兴元 吴清风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1年12卷6期 876-87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盆栽实验条件下通过生物接种技术,对非豆科固氮树木沙棘进行联合共生体的人工构建,定量研究了VA菌根真菌和Frankia对沙棘生长的促进作用,并对VA菌根菌与Frankia之间的联合增效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双接菌VAH+HR16的促生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岚 张小民 等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06年4卷1期 10-17,24页
【摘要】 沙棘被誉为先锋植物,是因为它是放线菌结瘤植物.放线菌结瘤植物最重要的特点是以共生体结构与功能的完美组合,固定大气中N2,使生命赖以生存的光合C循环和代谢N循环有机的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了生命的生长与发育.并解决了贫瘠土质的缺肥,地球氮循环的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利坤 导师:刘洪章 吉林农业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又称醋柳;酸刺;胡颓子科(Elaeagnacaae)沙棘属(Hippophae)植物[1];雌雄异株;是一种适应能力强;生长范围广的植物;生长状态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沙棘根瘤菌;是一类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政皖 导师:周忠玉 张慧晔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生物工程(硕士) 2021年
【摘要】 共生固氮植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与根瘤菌共生结瘤的豆科植物,另一类是与放线菌类弗兰克氏菌共生结瘤的放线菌结瘤植物。长期以来,研究主要集中在豆科植物-根瘤菌这一类共生系统,放线菌结瘤植物-放线菌共生系统尚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桤木(Alnus 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田春杰 导师:何兴元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00年
【摘要】 研究木本固氮植物的联合共生体,对总结树木与微生物共生生态的基本规律、揭示生物间的相互协调关系、科学地利用共生资源、发挥共生优势以及促进生态物脆弱地带的生态恢复、提高土地生产力、丰富生态学理论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木本固氮植物联合共生体人工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丽辉 朱筱娟 等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1年23卷3期 58-60页
【摘要】 为了解沙棘根瘤的固氮能力,对其进行了形态结构和解剖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的根系发达,具有很强的分蘖能力,而且能和放线菌中的弗兰克氏菌(Frankia)共生,形成根瘤.对根瘤生长、发育及形成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美珍 张吉科 等 《沙棘》 2006年19卷3期 7-14页
【摘要】 沙棘的根瘤是由宿主瘤组织和侵入的弗兰克氏菌共栖结合组成的.在固氮与氮同化过程中,它们之间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高度协调完美的结合.沙棘根瘤组织提供菌体生长、发育和固氮的最适环境与营养,防止O2对固氮酶的伤害,N2的吸收,NH3的同化与转运,提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