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1
- 8
- 1
- 16
- 16
- 9
- 4
- 3
- 7
- 4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强强 逯杨 《菌物学报》 2018年37卷10期 1287-12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白念珠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内的共生真菌,也是人类最常见的机会性致病真菌,可引起浅表感染甚至威胁生命的系统性感染.白念珠菌具有很强的形态可塑性,而且这种形态可塑性与致病性密切相关.白念珠菌在侵染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酵母、假菌丝和真菌丝之间的形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丽彬 汪涯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7年44卷11期 2722-27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真菌二型态(Dimorphism)是指某些真菌在外界环境因子的诱导下,其营养体可在酵母型(Yeast form)和菌丝型(Mycelium form)两种不同细胞形态间转化的能力.诱导二型态真菌形态转化的环境因子众多,不同环境因子诱导二型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逄金花 唐建国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年17卷35期 6950-6954页ISTICCA
【摘要】 白念珠菌是人体内重要的条件性致病真菌,形态多样性是其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不同形态细胞之间可相互转换.酵母相-菌丝相形态转换是白念珠菌中典型形态转换系统,与白念珠菌粘附、侵袭性等方面密切相关.宿主相关环境因素作用于白念珠菌,激活相应的信号传导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天旭 杨丹丹 等 《菌物学报》 2020年39卷11期 2003-20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人体内的良性共生真菌,存在于宿主的口腔、表皮、胃肠道及阴道等处,在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群中可能引起严重的疾病.一般以二倍体的形式存在,且能在酵母、假菌丝和菌丝的状态之间转换.菌丝状态促进了白念珠菌的侵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科贵 何光军 《微生物学通报》 2020年47卷1期 272-2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细胞通讯系统调控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增殖与分化等多种基础生物学过程,也是调控单细胞生物群体或社会性行为的重要策略.新生隐球菌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来源病原真菌,主要感染免疫缺陷人群,具有很高的致死率.作为环境致病真菌,新生隐球菌进化出丰富的环境适应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向征 王琳淇 《菌物学报》 2018年37卷10期 1299-13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侵袭性病原真菌极大威胁了人类公共健康安全.绝大多数的病原真菌来源于环境,它们与人类宿主并无共进化与共生关系,被称为环境病原真菌.该类病原真菌的致病能力可能衍生于其出色的环境适应策略,且可通过有性生殖依赖/非依赖的方式实现基因组快速进化,加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彦辉 付松波 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6年25卷4期 374-37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氟中毒大鼠的骨转换调控过程,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成员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在氟骨症骨转换过程中的作用.方法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氟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巍 刘宝林 等 《广东牙病防治》 2009年17卷11期 560-565页ISTIC
【摘要】 种植体的稳定性对种植体成功率至关重要,除了宿主因素和医源因素外,影响初期稳定性的关键是种植体的设计.种植体外形、长度、直径及表面处理都会影响种植的成功率.笔者就种植体表面结构、长度、直径等设计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丽 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申克孢子丝菌是一种重要的双相型真菌,是孢子丝菌病的主要病原菌.近年来,系统性和播散性孢子丝菌病的病例不断增多,严重地影响人类健康.本研究以申克孢子丝菌IFM41598为研究对象,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T-DNA插入技术获得了3000株突变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仕茜 杨旭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9年31卷5期 617-6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VVC在妊娠期有较高的发病率.妊娠期VVC的常见病原体主要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其发病机制包括菌体本身的致病因素、妊娠期激素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