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
- 4
- 8
- 3
- 2
- 2
- 1
- 7
- 6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季懿 卢刘佳 等 《磁共振成像》 2025年16卷4期 139-1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等影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检测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脑表型变化,然而,这些表型变化背后的基因表达机制仍未明晰.近年来,随着人类全脑转录组数据(例如艾伦人脑转录组图谱)的发表,影像转录组关联研究这一致力于弥合宏观神经影像表型与微观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珍 崔梦洁 等 《磁共振成像》 2025年16卷3期 18-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影像转录组学探讨急性颈痛向慢性颈痛转变的中枢病理机制.材料与方法 2023年3月至2024年5月于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省针灸医院招募急性颈痛患者86例,慢性颈痛患者89例.采用3.0 T MR扫描仪采集受试者基于血氧水平依赖性的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岳雅洁 戴书琴 等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5年17卷1期 34-37,52页ISTIC
【摘要】 卵巢肿瘤是常见的妇科肿瘤,是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五大原因,按照其异常增殖和侵袭性分为良性、交界性以及恶性肿瘤,也可以按照组织来源分为上皮性肿瘤、性索间质肿瘤、转移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及其他肿瘤[1].尽管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都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龙廉 孙海滨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27卷5期 143-148页ISTICCA
【摘要】 淋巴结转移(LNM)会影响结直肠癌(CRC)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而如何更准确地预测淋巴结状态是CRC领域的一大难题.列线图作为一种可视化预测模型,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CRC-LNM)预测领域.基于临床特征、影像组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泽恩 刘玉洁 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46卷6期 620-62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耐药是癌症治疗面临的主要难题,明确肿瘤耐药机制和寻找新的药物靶点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多组学主要包括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影像组学等.近年来,肿瘤耐药研究从单组学到多组学联合,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显著加快了肿瘤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珂 刘冰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45卷5期 767-773页
【摘要】 随着全脑转录组数据,即全脑基因表达图谱(如艾伦人类脑图谱)的出现,影像转录组学为理解大脑分子尺度上的空间分布与宏观神经影像表型之间的关系开辟了新的机会.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基因表达的特定时空模式与大脑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属性之间的联系.本文介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丁 王婉瑩 等 《中草药》 2025年56卷2期 731-7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整合多组学策略为中药安全性评价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单细胞转录组学、蛋白质修饰组学、代谢组学、影像组学等前沿组学技术实现了从分子、细胞、组织到系统乃至整体不同层面揭示中药的毒性效应机制,帮助识别中药潜在毒性成分并发现特征生物标志物.基于中国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倩 李秋洋 等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4年21卷3期 319-32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图像和超声造影图像的影像转录组学分析方法在前列腺结节良恶性预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超声引导下可疑前列腺癌进行穿刺活检的68例患者。患者均采用经直肠灰阶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天逸 王宇夫 等 《国际遗传学杂志》 2018年41卷5期 371-377页ISTICCA
【摘要】 胆管癌是一类起源于胆道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不典型,获得确定性诊断时往往已进入中晚期,预后不佳.临床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难以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获得平衡.因此,寻找新的分子标记物,特别是可以便捷地从血液、胆汁及体液中获得的恰当的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坤 郝琦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25年41卷7期 1070-1078页ISTICPKUCA
【摘要】 结直肠癌是全球癌症相关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肝转移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传统的诊断方法,如影像学检查和生物标志物检测,往往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凸显了对更精确技术的需求.近年来,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表观遗传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