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
- 1
- 6
- 1
- 1
- 3
- 3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一然 艾子译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4年45卷21期 2572-257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胰腺其他肿瘤患者和健康者血清中循环核小体、乳酸和丙酮酸的水平,探讨表观遗传修饰因子与代谢产物对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26例胰腺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元莉 路彩霞 等 《山东医药》 2023年63卷7期 62-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循环细胞外DNA(ceDNA)、循环核小体、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老年静脉血栓栓塞(VTE)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VTE患者100例为VTE组,同期选取无VTE老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滢 王硕 等 《现代肿瘤医学》 2016年24卷20期 3322-3326页ISTICCA
【摘要】 结直肠癌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近年研究表明,组蛋白修饰尤其是乙酰化和甲基化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作用.本文综述组蛋白乙酰化、甲基化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以及循环核小体中组蛋白修饰模式是否能作为检测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候选标志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戚德涛 导师:张岭漪 兰州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内科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癌症相关死亡率第2位的恶性肿瘤,仅2020年死亡病例就高达39万例,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最主要类型,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则是 HCC的主要病因。我国 HCC患者确诊时大多处于中晚期,已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南克俊 景钊 等 《肿瘤防治杂志》 2004年11卷3期 321-324页ISTICPKUCA
【摘要】 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循环核小体水平常常升高,在肿瘤化疗或放疗中核小体水平的变化过程与临床疗效有关,这将为肿瘤患者的治疗监测与疗效判断提供重要依据,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国明 胡礼仪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1年28卷2期 255-258页ISTICCA
【摘要】 真核细胞中DNA与组蛋白结合形成核小体,伴随着细胞死亡,尤其是凋亡,核小体可被释放入血液循环中.健康人外周血中有很少量的循环核小体,而在细胞更新与死亡活跃的情况下,如肺癌患者外周血中核小体水平明显升高,并且在其患者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过程中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美英 任睿 等 《山东医药》 2009年49卷26期 9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研究表明,许多抗肿瘤药物包括紫杉醇、顺铂等在杀伤肿瘤细胞的过程中是先与特异的靶分子相互作用,导致其损伤或机能障碍,通过信号的传递,最终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发生凋亡时, 形成凋亡核小体,导致循环中核小体浓度升高.我们采用ELISA法检测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