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4
- 3
- 1
- 1
- 11
- 1
- 2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怿 徐洪河 《古生物学报》 2009年48卷3期 453-4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简要论述中国志留纪陆生植物研究现状,主要特征、在早期陆生植物起源和演化上的意义及今后研究展望.贵州凤冈志留纪Llandovery世晚期Pinnatiramosus qianensis Geng(黔羽枝)具有陆生维管植物的某些重要特征;新疆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燕夔 李军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4年21卷2期 222-226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疑源类是一类不能归入任何已知生物门类的单细胞原生生物的有机质壁囊孢.大多数疑源类可能是海生真核浮游植物的休眠囊孢.有些疑源类可能是沟鞭藻的囊孢,但缺乏足够的形态学证据来确认它们的分类位置.有些疑源类已经确认是绿藻,但为了便于研究,通常仍然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磊明 《古生物学报》 1999年38卷2期 133-1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由于我国南、北方新元古代构造复杂、地层不整合、古生物的不同和同位素年龄数据的差别,两地区新元古代地层的对比长期未能解决.近年来,对我国南、北方过渡地区,如安徽准南、东秦岭北坡等一些新元古代地层典型剖面的详细研究,新的和更加充实的古生物证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莹 Deborah M.Pearsall 等 《人类学学报》 2010年29卷4期 395-404页ISTICPKUCSCD
【摘要】 残留物分析是西方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考古标本功能分析技术,现今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初步发展和应用,但由于考古标本年代、埋藏环境、器类等方面的差异,针对不同标本的残留物分析手段也不尽相同,旧石器时代考古标本因其年代和性质上的特殊性成为了残留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Steinmetz I ; Weber T ; 等 《Transplantatio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Transplantation Society》 1998年66卷2期 186-194页SCISCIEMEDLINE
【关键词】 Cyclosporine;Graft Rejection;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佳琪 王允升 等 《生物学教学》 2024年49卷5期 88-90页PKU
【摘要】 微体存在于所有动物细胞及许多植物细胞中,是参与细胞解毒、呼吸作用及各种代谢反应的重要细胞器,微体属异质性细胞器,分为过氧化物酶体、乙醛酸循环体和糖酵解酶体.本文介绍了微体的发现、形态、功能、发生、与其他细胞器的联系,并分析微体的概念与高中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文佳 导师:闫德飞 兰州大学 生物学 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自新生代以来,强烈隆升的青藏高原地区影响着中国西北部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的变迁,在这种地质变化下青藏高原也形成了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这一地区在新生代时期的地质变化和气候变迁一直是地质学研究的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杰 导师:陈洋尔 四川农业大学 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在多变的自然环境中,植物逐渐进化出一套完整的能够适应环境的机制。然而近几年随着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世界范围内极端天气如高光很明显增加,严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如果长期处于高光的环境下,其叶绿体光合结构包括光合天线系统以及光系统反应中心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焕 导师:宋国定 蒋洪恩 中国科学院大学 考古学 科技考古(博士) 2012年
【摘要】 随着考古学的深入,植物考古已成为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考古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两大类,即大植物遗存与植物微体化石。而浮选法是我国考古遗址中获得大植物遗存的最普遍的方式。随着植物考古在我国的深入发展,浮选法已在很多遗址的发掘中得到应用,为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嘉松 吴亚生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4年21卷3期 251-266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南46井、英买1、2井奥陶纪石灰岩内含有大量的钙藻化石、蓝细菌以及疑难微体化石.这些钻井岩芯均在深达5 000-6 200m的地下深部取得.钙藻主要为绿藻类的Dasyporella,Vermiporella,Monil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