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3
- 1
- 70
- 30
- 12
- 12
- 12
- 16
- 11
- 10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家岸 高元瑾 等 《现代临床护理》 2024年23卷12期 29-34页ISTIC
【摘要】 目的 使用微插管器建立皮下隧道的操作方法,并探讨其在留置隧道式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tunnel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T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 ...
【关键词】 微插管器;皮下隧道;隧道式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项小燕 钦晓英 等 《黑龙江医学》 2023年47卷24期 3053-3055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专用扩张器在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ower PICC)置管穿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B超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MST)行Power PICC置管穿刺术的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旭开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35卷8期 51-55页ISTIC
【摘要】 目的 设计一种便携的外径为1.2~3.6 mm的超细电子支气管镜,以便实现8~11级支气管腔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该便携超细电子支气管镜由镜体、显示主机及大屏部件组成.镜体包括可自由弯曲的插入部、摄像部件及照明部件等,显示主机包括图像处理和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国华 李之望 等 《生理学报》 2002年54卷2期 179-18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膜片钳微电极内插管进行胞内透析的方法.利用通用的微电极夹持器在其抽吸负压的侧管上方钻一斜孔直通夹持器中央管腔.插入由微量移液管头拉制成的细管(外径约0.1 mm),后者与Ag-AgCl电极一起伸出夹持器口端.通过相连的注射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恩斯 刘洪英 等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7年41卷6期 404-406页MEDLINEISTIC
【摘要】 在气管插管过程中,麻醉视频喉镜用于挑起患者会厌部暴露声门,指引医护人员准确进行麻醉插管.该文阐述了视频喉镜指引麻醉插管过程中的方法和意义,介绍了便携式麻醉视频喉镜的总体结构和功能,重点设计了视频喉镜的图像采集模块、核心板电路、视频解码电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辉 郭文敏 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8卷18期 250-251页
【摘要】 目的:探讨细节性改进方法用于 PICC 置管对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采用细节性改进方法进行 PICC 穿刺、置管、固定、维护的43例患者的护理。结果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置管,出现的并发症给予相应对症处理后症状减弱或消失。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书祥 《生命科学仪器》 2013年11卷5期 3-12页
【摘要】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在临床上普遍采用,由于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医生受到的辐射累积伤害十分严重,使用机器人技术替代医生在放射源下进行操作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目前国际上对这一技术的研究状况展开讨论,分析了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产生的原因.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鸣奕 吴海珍 等 《当代护士》 2025年32卷9期 166-167页
【摘要】 介绍一种随动式气管插管悬挂器的设计与应用.该装置设有底板、连杆、横杆、拉绳、卡箍、旋钮和支撑架.该装置既能够有效支撑,又能弹性拉伸,灵活使用,保证气管插管患者有效通气;避免微误吸及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该装置通过翻折收纳,能够有效地减少空间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国华 导师:欧阳静萍 武汉大学 基础医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硕士) 2001年
【摘要】 全文共三部分.第一部分:R(-)-NPA抑制大鼠DRG分离神经元ATP-激活电流.推测:R(-)-NPA对ATP-激活电流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D<,2>受体激活后经G蛋白偶联及相应胞内转导途径而使ATP受体磷酸化所致.第二部分:大鼠背根神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国军 唐琪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4年32卷9期 496-500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单纯超声引导经股静脉路径封堵成人房间隔缺损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进行经皮介入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成人患者116例,其中男17例,女99例;年龄18~73(3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