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
- 15
- 16
- 4
- 3
- 2
- 1
- 5
- 4
- 4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曾安娜 王雪寒 等 《药学学报》 2021年56卷10期 2612-262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肺部给药制剂将药物直接递送于肺部组织,可获得较高的局部浓度,有利于肺部疾病治疗,并可能减少药物的全身不良反应,因此成为许多肺部疾病治疗药物的优选,但进入肺部的药物易被肺组织清除,减少了药物的肺内滞留时间,影响疗效.较小粒径(1~5 μm)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车坷科 王丽娟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16年25卷23期 2745-27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制备关节腔注射用雷公藤甲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TPL-PLGA)微球,并对微球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优化后的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TPL-PLGA微球,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和大小,马尔文粒度仪测定微球粒度分布情况,H...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微球;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红 马玉樊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14年34卷7期 1321-13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采用水包油包张复乳法制备聚乙烯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VA-g-PLGA)胰岛素微球,建立测定胰岛素PVA-g-PLGA微球药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考察微球的外观、粒径、载药率和包封率对微球的质量进行评价,通过比较PL-GA和P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燕云 田柳 等 《药物生物技术》 2017年24卷5期 450-453页ISTICCA
【摘要】 肺部给药系统具有吸收迅速、无首过效应、局部药物浓度高等独特的优势,引起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其中,实现药物在肺部的有效沉积是实现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前提.随着药用辅料,给药新技术的发展,微球、纳米粒、脂质体和大多孔微粒等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贺剑 导师:张丽芳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 2020年
【摘要】 组织工程研究中对细胞组织结构与微环境的模拟推动了可生物降解支架的发展。但是,大多数多孔支架存在一些缺陷:降解性能较差、机械性能不足、产生会引起副作用的降解产物等。制备具有适当孔隙率、机械性能、吸水性、可控降解性、结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以及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玉玺 导师:张彤 王冰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20(S)-原人参二醇为原人参二醇型皂苷的苷元,来源于人参、三七、西洋参等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以及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绞股蓝。20(S)-原人参二醇属于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水溶性差,具有较强的抗抑郁作用。由于抑郁症患者需长期用药,因此本文...
【关键词】 20(S)-原人参二醇 ; 磷脂复合物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彭宁福 导师:黎乐群 广西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肝胆外科)(博士) 2011年
【摘要】 门静脉置管持续灌注化疗(Intraportal Venous Chemotherapy; IPVC),简称“门脉化疗”,因能保证肝内门脉系统较为恒定的有效治疗浓度,同时鉴于胃肠道肿瘤常发生经门脉回流系统的异时性肝转移及其微小转移瘤阶段主要由...
【关键词】 结肠靶向释药系统 ; 京尼平交联羧甲基壳聚糖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聪 导师:李国明 华南师范大学 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 2008年
【摘要】 本课题根据乳化分散、化学交联以及大分子自组装原理,分别以壳聚糖(CS),壳聚糖与海藻酸钠(SALG)为高分子载体,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为交联剂,以一种三环类抗抑郁药盐酸阿米替林(AH)为模型药物,制备了盐酸阿米替林/壳聚糖载药微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于国强 导师:甘志华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 2007年
【摘要】 组织工程的关键是细胞在体外基质上的大规模培养,微载体悬浮培养法是最有潜力的培养方法之一。以生物降解高分子为原料制备的微载体,因其可生物降解的特性可省去细胞与基质的分离步骤,避免了细胞损失,同时细胞和生物降解微载体的复合物可直接植入体内,因而...
【关键词】 生物降解高分子微载体 ;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微球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