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5
- 8
- 4
- 20
- 7
- 7
- 4
- 4
- 11
- 4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趣嫦 张帆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20年40卷11期 2093-20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4家商业定量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用于建立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计数方法的适用性.方法:选取6种具有代表性的非无菌制剂作为样品,用工作菌株的新鲜培养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钰 覃存轩 《药物分析杂志》 2019年39卷8期 1527-15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他克莫司原料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探讨如何使用联合检验方法检测他克莫司的微生物限度.方法:选取5种用于适用性检查的标准菌株制备菌液[1],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萃取法、薄膜过滤法制备供试液,对他克莫司进行微生物计数方法进行适用性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小雅 谭周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1年29卷9期 479-487页ISTICCA
【摘要】 肠道是一个多元化的微生态系统,其结构及功能是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中医药调节肠道微生态的研究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药疗效机制等的阐明具有重要意义.肠道微生态研究技术对该领域研究至关重要,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中医药调节肠道微生态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作艳 丁立建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8年30卷5期 907-9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几十年来,可培养微生物被不断重复培养和筛选,从中分离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化合物越来越困难,而这些可培养微生物却仅占微生物总数的1%.未培养微生物是指迄今为止在实验室中还无法纯培养的微生物(占99%).为了解决未培养微生物问题,科学家们突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晓莉 李辉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16年36卷6期 1101-11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解读中国药典2015年版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的主要增修订情况.方法:对比中国药典2015年版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与中国药典2010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相关内容的主要差异.结果:中国药典2015年版...
【关键词】 微生物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药典修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念斯 齐嵘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6年22卷3期 524-5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自然界庞大的微生物资源中,传统条件下可分离培养的微生物仅占1%,绝大多数则是尚未在人工条件下获得生长活性的未培养微生物(Uncultured microorganism).未培养微生物的难培养在于无法全面掌握它们原位(In situ)生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迟雪洁 刘欣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2卷1期 83-85页ISTIC
【摘要】 目的:建立活血通络搽剂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保证该方法准确可靠.方法: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进行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验证;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东兴 《青海医药杂志》 2017年47卷9期 60-61页CA
【摘要】 目的:分析在对食品进行菌落总数测定的过程中,使用TTC培养法的检测效果.方法:收集100份我县食品加工点的食品样品,对其分别实施平板计数菌落琼脂培养基和TTC培养基两种方法进行菌落总数测定,对比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实验室采用两种方法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兰 导师:刘双江 姜成英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西藏(海拔4000米)位于中东地中海喜马拉雅山构造带,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地热区之一,在西藏这样的高海拔地区拥有许多不同环境梯度的热泉,这里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微生物资源。本研究通过传统的纯培养技术对西藏两个热泉中可培养细菌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