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17
- 14
- 41
- 41
- 21
- 4
- 3
- 77
- 67
- 54
- 51
- 4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小花 陈宗铸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1期 4572-45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滩涂海岸红树林生态系统通常具有较高的土壤养分,尤其是沉积物有机碳含量.海南岛红树林种类丰富且生长较好,通过对红树林沉积物有机碳组分的基础研究有利于提高对红树林湿地固碳能力的评估精度,加深对海洋蓝碳的认识.以清澜港红树林5种典型群落类型为对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文航 任庆水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5期 1496-15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究库区消落带人工乔木植被恢复重建后土壤质量及肥力的变化特征,于2016年6月(T1)、2016年9月(T2)、2017年6月(T3)及2017年9月(T4)选择165-175 m高程落羽杉与立柳土壤为研究对象,并以裸地作为对照,测定土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平 邱月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期 363-3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是研究土壤肥力、土壤养分转化、循环以及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研究渤海泥质海岸白榆、刺槐、白蜡、群众杨、辽宁杨纯林和辽宁杨刺槐混交林及当地自然生灌草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季节动态及与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关系,以期为沿海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梅 《微生物学杂志》 2019年39卷4期 34-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在小麦收获后复种绿肥毛叶苕子研究绿肥的培肥效应.在复种绿肥毛叶苕子的情况下,研究后茬作物小麦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时空变化.结果 表明,小麦生育期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表现为有毛叶苕子处理高于无毛叶苕子处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东梅 郭剑芬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1期 3806-38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可溶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作为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重要来源,进入土壤之后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影响土壤矿化.DOM输入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和熵值的研究多集中在表层土壤,但对深层土壤微生物呼吸和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艳娜 戚志伟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2期 711-7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崇明东滩芦苇湿地为对象,采用开顶室生长箱(Open top chambers OTCs)原位模拟大气升温试验,研究了连续升温8a对崇明东滩湿地0-40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升温显著提高了崇明东滩湿地土壤微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琴 牛春梅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0期 6847-68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陕西延安黄土丘陵区5种不同植被类型(人工刺槐林、天然侧柏林、天然辽东栎林、灌丛和裸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细菌和真菌的丰度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基本化学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4种植被类型的土壤质量较之裸地都有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文航 秦红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3期 7947-79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究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重建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忠县消落带人工重建植被土壤及裸地土壤(作为对照)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在消落带165-175 m高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草地>林地>农耕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玮 郑子成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21期 6326-63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为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和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团聚体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均有重要影响.试验选取了雅安市名山区中峰乡生态茶园区12-15a、20-22a、30-33a和>50a的茶园,研究其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总量、储量和活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进芳 吴家森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5期 4324-43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高强度经营导致山核桃林地土壤性质改变,设置了白三叶、黑麦草、油菜、紫云英、自然杂草和清耕(对照)6个处理,以3次重复,随机排列的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草栽培对山核桃林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生草栽培均能改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