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1
- 17
- 9
- 2
- 15
- 9
- 8
- 8
- 4
- 13
- 12
- 9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翊 傅得兴 《中国新药杂志》 2009年18卷12期 1105-11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管在细胞的不同进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如细胞的新陈代谢、细胞内运输和有丝分裂.以微管为靶点的抗微管药物,是治疗乳腺癌、卵巢癌和肺癌最有效的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紫杉醇可以促进微管蛋白聚集,抑制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但是容易引起多药耐药.新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越中 胡玮 等 《药学学报》 2001年36卷2期 155-16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微管和微管蛋白的相互作用是靶向性筛选抗肿瘤化合物的重要模型之一。化合物与微管蛋白的作用导致两种结果:抑制微管矛合(促解聚)和抑制微管解聚(促聚合)。有许多化合物能与微管蛋白发生作用,其中大多数是降低微管结构稳定性的,如生物碱类的长春(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厚文 王增蕾 等 《中国海洋药物》 2004年23卷1期 42-45页ISTICCSCDCA
【摘要】 微管稳定剂在抗肿瘤药物的发现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海洋中发现的具有促微管聚合活性的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这一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艳 陈旭冰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08卷4期 170-171页
【摘要】 目的:综述近年来抗肿瘤药物埃坡霉素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分析、归纳有关文献.结果:埃坡霉素属于十六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是作用强大、结构新颖、疗效确切的微管稳定剂.结论:现有的临床研究结果提示,部分接受过紫杉烷类药物治疗的晚期乳腺癌、卵巢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小英 刘单 等 《山东医药》 2023年63卷15期 6-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b-PTX)对肺鳞癌H520细胞株的程序性死亡蛋白1配体(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①本研究采用的ab-PTX浓度及作用时间的确定:用0.001、0.01、0.1、1、10 μmol/L...
【关键词】 微管稳定剂;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程序性死亡蛋白1配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巍 刘任红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2年47卷5期 426-43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微管是细胞骨架重要组成成分,是筛选抗肿瘤药物的重要靶标.海洋生态系统的极端环境使海洋生物具备产生独特化学结构和生理活性天然产物的能力,为新药发现提供了物质基础.本文主要综述了 1972-2021年从海洋生物中分离鉴定的成药性较好的微管去稳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 孙莹 等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22年10期 700-704页ISTICCA
【摘要】 优替德隆(UTD1)是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微生物发酵而成的新一代埃博霉素类似物,2021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UTD1上市,作为国内首个埃博霉素类抗肿瘤创新药,其获批适应证为联合卡培他滨,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化疗方案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志南 郑建明 《中国药学杂志》 2003年38卷9期 648-65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介绍具有类似紫杉醇微管蛋白聚合和抑制微管解聚活性的埃坡霉素(epothilones)类抗肿瘤新药的研究进展.方法以近年来国外发表的论文为基础,简要论述埃坡霉素的发现、作用机制、化学与生物合成和临床试验的最新成果.结果与结论与紫杉醇相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勤兰 尤启冬 等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4年12卷3期 20-21页ISTIC
【摘要】 <篇首> 埃坡霉素(Epothilone)是由纤维素堆囊粘液菌分泌的一类十六员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其作用机制与紫杉醇相同,但在抗肿瘤谱、抗肿瘤活性、安全性、水溶性及合成方法等方面均优于紫杉醇,已引起了生物、医学、制药及有机合成等学科领域的高度重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