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
- 11
- 1
- 1
- 6
- 3
- 1
- 13
- 11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甦菁 王俨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24年32卷1期 1-13页
【摘要】 长久以来,微表情的小样本问题始终制约着微表情分析的发展,而小样本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微表情的数据标注十分困难.本研究希望借助面部肌电作为技术手段,从微表情数据自动标注、半自动标注和无标注三个方面各提出一套解决方案.对于自动标注,提出基于面部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战子为 孙兆才 等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24年41卷6期 756-764页
【摘要】 微表情是个体无意识发生的表情变化,能够反映人们潜在的情绪和内心状态.微表情发生时动作强度低且涉及面部范围小,导致在微表情识别过程中存在着提取特征不充分、定位有效特征不准确的问题,影响识别精度.构建一种递增注意力多尺度卷积网络,该网络融合了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雯 李豪喆 等 《法医学杂志》 2023年39卷5期 493-50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面部微表情分析相关研究已经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微表情能够反映个体的真实情绪,在精神障碍的辅助诊断、病情监测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近年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微表情自动化识别成为可能,这将使得微表情分析更加便捷、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本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怀丽 王斌红 等 《临床医药实践》 2023年32卷2期 93-96页
【摘要】 目的:探讨微表情识别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自觉抑郁情绪的门诊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微表情进行识别,将所得10项行为参数与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做相关性研究,为认识抑郁症的病理心理学机制提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成利 胡超 《心理学报》 2023年55卷2期 318-335,中插3-中插4页
【摘要】 基于悲伤情绪的功能及效应,提出死亡意识的"悲伤管理假设".实验1采用电生理、微表情、主观报告等方法探索死亡意识伴随的情绪变化;实验2和实验3对比死亡意识的"悲伤管理"和"恐惧管理",并探索情绪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死亡意识诱发悲伤和恐惧(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文靖 蒋柯 等 《智能系统学报》 2022年17卷5期 1039-1053页
【摘要】 自动表情识别是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等深度交叉的前沿领域.情绪心理学、模式识别、情感计算等领域的研究者发展表情识别相关的理论、数据库和算法,极大地推动了自动表情识别技术的进步.文章基于心理学视角,结合我们前期开展的相关工作,首先梳理自动表情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婧婷 东子朝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22年30卷10期 2143-2153页
【摘要】 微表情是一种持续时间极短、不易被察觉的面部动作,揭示了个体的真实情绪,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谎言识别等领域.而微表情检测的研究受到小样本问题的限制.针对该问题,本文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与认知心理学实验方法进行探索.首先,结合眼动技术和呈现-判断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国辉 许珊珊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2018年7期 63-64页
【摘要】 微表情是一种人类在试图隐藏某种情感时无意识做出的、短暂的面部表情.通常在在1/25秒到1/5秒之间一闪而过,微表情对人际交往与沟通至关重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微表情在人际沟通中的重要性,微表情对大学生人际沟通的影响及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巧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1期 59-60页
【摘要】 微表情与人类内在的情感信息加工过程紧密相关,它无法伪造,不受意识控制,反映了人类内心的真实情感,但却很难为人们所察觉."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瞬间,却很容易暴露一个人的情绪.跟普通的面部表情相比不同的是,微表情很少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星 申寻兵 等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6卷2期 130-135页
【摘要】 为探讨微表情识别能力、微表情训练工具(METT)的训练效果与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的关系,对41名大学生进行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和微表情识别能力的测定,结果显示:微表情的识别能力与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内向与外向型存在显著...
【关键词】 大学生;微表情识别能力;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16P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