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
- 1
- 1
- 1
- 4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明源 张甜 等 《生命的化学》 2021年41卷6期 1316-1320页ISTICCA
【摘要】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微生物学作为特色食品专业集群的通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背景下,课程建设存在诸多不足.因此,针对各专业特点和职能需求,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从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平台,优化重构教学内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建军 焦旭文 等 《解剖学研究》 2021年43卷6期 655-657页ISTICCA
【摘要】 在线开放课程是一种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促进教学改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重要的必修课程,本文以《人体解剖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同类院校人体解剖学在线课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提升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利先 白丽 等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7年12卷2期 后插4,封3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做好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课程的建设工作,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以及课程文化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讨,逐渐形成了一门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精品课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蓉 陈丽云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7年28卷7期 1761-1763页PKUCSCDCA
【摘要】 微课是近年来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医学史》课程中尝试引入这种教学方式,并以清代医学中的“串雅”篇章为例,实践中逐步体会到:微课目标设置要明确;内容选择最关键;媒体技术决定质量.并有些相关思考,微课目前在教学改革中还属于发展阶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善强 李珏 等 《解剖学研究》 2024年46卷3期 285-287页ISTICCA
【摘要】 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的要求背景下,汕头大学医学院通过组建多学科指导教师团队于课外指导学生创作以解剖学知识为核心的多学科知识微课,以建设护理解剖学课程辅助活动的形式为完善课程整合教学体系、提升解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连婷 《中国卫生法制》 2022年30卷5期 101-103页
【摘要】 在教育部的指示下,为了响应"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各大高等院校积极申报一流课程,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在分析《保险法概论》地位与目标的基础上抛砖引玉,从梳理课程内容、录制微视频、融入课程思政、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五个方面介绍课程建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伟辰 朱妮娜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年23卷16期 28-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很强的学科,实践性教学在《药用植物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教学模式单一,不适合本课程的教学.通过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药用植物学》实践性教学平台,包括综合性实验的设计,互动显微系统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文君 叶庆元 等 《生命的化学》 2017年37卷5期 872-875页ISTICCA
【摘要】 如何充分发挥本科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面临的难题.我校五年制和八年制本科生自主尝试建立了“四医大生化圈”微信公众号,针对概念枯燥难记、知识碎片化、个体视野单一化、群体需求多样化、课堂讲授单边化等学习困难问题,采用趣味性、整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