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1603
- 320
- 289
- 61
- 33
- 7657
- 4038
- 3389
- 2632
- 2428
- 8413
- 2804
- 2677
- 2059
- 175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建华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1年3期 4-8,8页ISTICPKU
【摘要】 联系医德医风建设和医疗卫生服务实际情况,根据法与德的相互关系,运用辩证分析方法,着重论述了依法以德共治医疗卫生行业,实践表明须重德治;优化医疗服务德先行,保证医疗技术有利作用的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9卷2期 69-70页ISTICCA
【摘要】 介绍史欣德教授根据病变部位和二便情况治疗外感咳嗽的经验,并附验案举例说明,予以分析及其用药特点,从而提高咳嗽辨证选方用药的准确性和临床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车玮 《江苏高教》 2015年6期 77-79页
【摘要】 职称评审是高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选好人才、用好人才的重要举措.“技术治职”是众多高校评审标准中突出的现象.“技术治职”有合理的一面,但其缺陷也是极其明显的.高校职称工作应该坚持“技术治职”与“以德治职”相结合、科研与教学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珍 《光明中医》 2011年10期 1976-1977页
【摘要】 席德治先生为常州孟河医派传承学会副会长,丁氏学派第三代传人,师从丁济万、程门雪等,一生奉献于中医临床事业,并致力于继承和发扬孟河丁氏学派学术理论,对于消化系统、妇科等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深的造诣.笔者曾有幸侍诊左右,先生德艺双馨,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道银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8年12卷4期 63-65页
【摘要】 "以人为本"为法治和德治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高校要实行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法治化,树立学校与大学生之间的"平等"观念,改变传统的"家长式"管理模式,其关键就在于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唐义 许怀麟 等 《现代医院管理》 2007年5卷2期 8-11页
【摘要】 本文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深入分析了传统型和现代型医患关系的性质、特征,提出了和谐医患关系的基本思路,希望通过"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手段,"回归"医学的本源,建立一个"互为父母"的、和谐的医患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万路 《科技咨询导报》 2007年22期 96-97页
【摘要】 法律与道德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由于两者之间各有独特的地位和功能,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的时候要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彦民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6年23卷3期 48-49页
【摘要】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基础、以社会保障为支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加亮 衣惠涓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3期 30-31页
【摘要】 社会主义德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表现方式、作用机制、作用范围不同,但是两者内容上相互渗透,本质一致,目标相同,功能互补.因此,社会主义德治与社会主义法治是辩证统一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