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47
- 6
- 1
- 1
- 60
- 40
- 38
- 38
- 26
- 20
- 15
- 14
- 13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明 张勇 《职业技术》 2011年11期 69-69页
【摘要】 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恐惧、爱慕、厌恶、悲伤、忧郁等。行为科学认为:人的一切认知活动均是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缺少其一都是不完全的。任何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暗示、每一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孝威 《应用心理学》 2005年11卷3期 282-283页
【摘要】 借鉴物理学中研究物理世界各种相互作用及其统一性的思路,分析心理现象中的各种相互作用.指出心理现象中存在以下几种不同性质的心理相互作用:心理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心脑相互作用,心身相互作用,心理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心理活动与社会相互作用.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展秀 王楠 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3年31卷3期 347-35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究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下的心理干预在康复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反刍性沉思、心理弹性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58例和干预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婷 刘慧敏 等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6年18卷6期 465-468,471页
【摘要】 目的: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成瘾行为、健康危险行为与睡眠质量情况及相互作用关系,为大学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从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工科、理科、文科、医科),不同年级(大三年级以下,大三及以上年级)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建荣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年80期 162-162页
【摘要】 糖尿病肾病: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等因素导致的阴虚内热。表现的症状为:身体疲乏无力、肾功能衰竭、下肢浮肿、甚至全身浮肿、蛋白尿等。临床表现,具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的病因病基,造成肺脾肾的津液亏损、燥热偏胜。一般以阴虚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娜 王锡昌 《食品科学》 2014年35卷3期 269-275页
【摘要】 人类的味觉提供了有关食品质量及其组成的必要信息.人类可鉴别出食物的5种基本味觉,即甜、咸、酸、苦和鲜味,但食物是多种滋味化合物组成的混合体系,因此滋味物质间相互作用是不可避免的.滋味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在3个层面,即化合物混合时的化学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宝勇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2年10卷4期 241-247页
【摘要】 作为《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的研制》的开篇报告,本文界定了《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所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素质,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素质.在经典的素质-应激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应激-素质相互作用模型”,作为心理素质影响健康的理论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翠 《心理科学进展》 2002年10卷3期 295-301页
【摘要】 该文介绍和分析了"相互作用的认知子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即信息的意义分为具体的、低层次的意义和一般的、高层次的意义;编码形式的转换遵循着特定的规则;不同信息的存储具有各自独立的记忆存储系统;高层次的意义对情绪产生具有直接作用.同时阐述了该理...
【关键词】 相互作用的认知子系统;抑郁;低层次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娜布查 纳贡毕力格 等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4年30卷5期 54-57页
【摘要】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在我国人群中显著提升,尤其是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日常正常生活的一种病症.其躯体症状严重影响人们心理健康,故形成了躯体症状与消极心理相互作用的一种恶性循环.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文青 杨风池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年14卷6期 409-4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1.精神互动的涵义在分析性治疗情景中,咨客的部分变化是由于两个人的精神世界在此相遇,相互影响而引起的.这提示,在技术操作层面上讨论病人的变化,如果把治疗师本人隐藏起来,那是不真实的.此外我们发现,在治疗领悟能力强、移情性阻抗较隐蔽的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