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1
- 15
- 1
- 20
- 16
- 4
- 3
- 1
- 8
- 7
- 6
- 6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铭涵 李广飞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43卷6期 606-612页ISTIC
【摘要】 目的 电子胎心监护是通过连续监测胎心率和宫缩的变化对胎儿宫内状态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但对电子胎心监护的传统人工诊断存在主观性高和一致性低的局限.与超声多普勒法相比,经腹电信号法允许更长时间的监护,且受个体差异影响小,但国内缺乏精确的基于腹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晨宇 叶生琴 等 《中国医学创新》 2024年21卷26期 182-188页CA
【摘要】 胎儿宫内监护(IUFM)是通过对胎心进行实时的监测,并结合胎心率在宫缩、胎动后的变化,评估胎儿宫内情况.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改变,高龄孕产妇增多,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孕产妇增加,提高IUFM准确性有助于母胎的安全.孕期的IUFM包括胎心监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圹彬 黄华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年13卷35期 6891-6894页ISTICPKUCA
【摘要】 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单片机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的心电监护仪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部分:硬件设计部分着重介绍了心电调理模块(放大与滤波,50 Hz工频干扰消除),采集存储模块以及液晶显示模块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模块;软件设计部分着重介绍...
【关键词】 MSP430F247;心电信号采集存储;通用分组无线服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淑园 吴水才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3期 21-23,30页ISTIC
【摘要】 本文阐述了一种新型电极贴式无线低功耗动态心电记录仪的设计与实现过程。该心电记录仪主要由电极贴连接模块、心电前端、主控单元、蓝牙模块、无线充电模块、锂电池、稳压和电源管理模块组成,采用低功耗心电采集芯片ADS1191和低功耗单片机MSP4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惠亮 李国侠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11期 31-33页ISTIC
【摘要】 目的:设计一种低成本的便携式心电信号数据采集系统,实现长时间对心电信号进行采集与存储。方法对采集的心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电平提升和模数转换后存储于Flash存储器,再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实时心电波形。结果本系统可实现对心电信号进行长时间的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范健威导师:傅蓉 南方医科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8年
【摘要】 心脏病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危害极大,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关于心脏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与研究一直是医学界迫在眉睫的工作。传统心电监护使用Holter设备,由于操作繁琐、携带麻烦而难以推广到家庭的日常生活当中,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苑新导师:刘明 河北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硕士) 2017年
【摘要】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进程正在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心脏疾病的困扰.针对患者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但是静态心电图难以捕捉到有效的诊断依据,医生会建议进行动态心电监测.在远程医疗背景下,去除动态心电信号中的噪声,提高远程心电监护系统自动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熊鹏导师:王洪瑞 燕山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 2016年
【摘要】 心脏性猝死具有突发性、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是心血管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远程医疗背景下,动态心电监护是心脏性猝死预测的有效方法。心脏性猝死发生前,动态心电图的Q-T形态和间期时常伴有异常改变,从而使Q-T段的识别和分析成为了心脏性猝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陶智仁导师:魏守水 山东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5年
【摘要】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过去的十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加,从而导致越来越高的心脏疾病发病率。目前的常规心电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缺少实时性,二是地点限制,三是携带不便。而另一方面,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手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