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9
- 15
- 2
- 46
- 14
- 3
- 2
- 2
- 50
- 11
- 9
- 6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邓宇阳 梁振洋 等 《临床军医杂志》 2024年52卷10期 1014-1016,10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后树突状细胞调节自然杀伤性T细胞的相关通路.方法 利用公共ArrayExpress数据库检索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单细胞测序数据,然后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转录水平挖掘树突状细胞在心肌梗死后的调控网络,从而进一步确定其调节自然杀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右铭 刘海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20年36卷11期 2093-20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虽然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及时的再灌注治疗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但心梗后心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不良重构,导致患者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担.所以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和改善心梗后缺血损伤及不良重构引起的心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杰 方小丽 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13卷9期 1068-107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介导心肌梗死(AMI)大鼠特异性细胞免疫对心室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 购自北京医疗器械检验所(动物实验中心)清洁级雄性大鼠24只,构建AMI手术模型后将其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各8只,A组为假手术大鼠、B组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鸣 王大英 等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8年45卷4期 485-489,54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通过小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明确心肌缺血时心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所占比例、动态变化及其与单核细胞的相对比例变化,以证明DC参与缺血损伤相关的免疫炎症反应.方法 制作小鼠的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心脏缺血30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伟 何志强 等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1年27卷11期 1009-10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体外诱导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s(Mo-DCs),并探讨其功能状态的变化,为寻求病毒性心肌炎的致病机制和新的治疗途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无菌分离18例临床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别加入粒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智理 骆高江 《医药导报》 2010年29卷4期 433-43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及辛伐他汀对DC的影响.方法 将32例AMI分为常规治疗组(R组)和常规治疗加辛伐他汀治疗组(R+S组)各16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取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含粒细胞巨噬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锦 廖玉华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43卷2期 245-24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在心肌梗死后病理性自身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分离的同源大鼠脾脏树突状细胞(DC)和T淋巴细胞共培养,加入大鼠心肌肌球蛋白,使T淋巴细胞活化.将活化和未活化的T淋巴细胞分别过继转输给同源大鼠,分为转输组(接受活化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英楠 李智行 等 《中国临床医学》 2019年26卷3期 445-4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s)所分泌的外泌体(DEXs)对心肌梗死(MI)后肝细胞血脂谱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正常心肌细胞或梗死心肌细胞的上清液刺激小鼠DCs,将DCs分泌的DEXs分别命名为Control-DEX和MI-DEX....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安雷 刘聚源 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8年38卷7期 973-97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交感系统兴奋及树突状细胞(DC)活化在脂多糖( LPS)诱导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LPS组(腹腔注射LPS:10 mg/kg)、阿替洛尔(Ate)干预组(LPS造模后给予β受体阻断剂阿替洛尔5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