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
- 1
- 4
- 1
- 5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秦欣欣 吴华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9卷2期 185-188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析白通加猪胆汁汤中猪胆汁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结合少阴病证脉象及病势的发展,梳理白通加猪胆汁汤证的病机,分析前医对白通加猪胆汁汤中猪胆汁作用认识的局限之处,进一步挖掘古代医籍及现代研究成果中猪胆汁所起的关键作用.[结果]少阴病...
【中文期刊】 刘丽珠 王晓杰 等 《光明中医》 2025年40卷4期 759-761页
【摘要】 "脏腑别通"理论阐释了一种区别于传统认识的脏腑关系,即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此文基于"脏腑别通"理论,从"心胆相通"的角度探讨茵陈在治疗心系疾病中的应用."心胆相通"以丰富的中医理论为基础:心与...
【中文期刊】 宗雪羽 王帅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2年41卷3期 255-258页 ISTIC
【摘要】 慢性胆囊炎伴焦虑、抑郁状态是因病致郁、因郁致病,属消化心身疾病范畴.中医认为心与胆相通,二者相通于经络,统一于神志,协调于气血,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故本病病位虽在胆,但与心密切相关;病机分虚实两端,虚证以心虚失养、胆腑虚怯多见,实证以心气...
【中文期刊】 金彩郁 郑娴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14卷23期 38-41页
【摘要】 文章探讨了"心与胆相通理论"的机制.以《黄帝内经》理论为基础,辅以现代医学研究,剖析心与胆相通理论的重要内涵,并通过临床应用辅证这一观点."心与胆相通"可基于开阖枢气化相通理论来探讨,心与胆在生理上相关,病理上相因,经脉上相互络属.现代医学...
【中文期刊】 相光鑫 赵翔凤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3卷6期 548-552页 ISTIC
【摘要】 《医学入门》中首次记载脏腑别通理论,明确提出了心与胆相通.通过文献分析认为心与胆在以下八个方面存在联系:经络旁通,共同循行;甲木丁火,父子相生;君相互助,各安其位;心主胆断,条畅神志;畅达气机,心胆气降;心血胆精,共荣须发;胆心相接,怀胎经...
【学位论文】 作者: 相光鑫 导师:张庆祥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硕士) 2018年
【摘要】
目的:基于《中华医典》医案部分中心胆相关的医案,对检索到的医案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涉及心胆相通的文献,总结出心胆相通理论的具体内容。
方法:采用信息检索、文献梳理、理论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
结论:通过检索《中华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