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8
- 1
- 3
- 3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栋 王中琳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13卷18期 152-153页
【摘要】 目的:观察高枕无忧散治疗心虚胆怯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确诊为心虚胆怯型不寐的患者采用高枕无忧散治疗,7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26例中治愈17例、好转8例、无效1例,有效率96.1%.结论:高枕无忧散对于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柳艳 何尉娜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15卷11期 1415-1416页ISTIC
【摘要】 睡眠障碍是内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顽固性睡眠障碍是睡眠障碍的特殊类型.临床实践中发现相当多的顽固性睡眠障碍病人并非单纯由于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虚胆怯引起睡眠障碍,而是由于肾阳虚阴火盛所引起的寒热夹杂所致,此类病人心脉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敏娜 《中医药通报》 2016年15卷5期 60-61,59页ISTIC
【摘要】 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栗锦迁教授抓住阳不入阴,阴不含阳为失眠之基本病机特点,随证化裁,灵活加减,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大洲 《陕西中医》 2010年31卷11期 1567-156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失眠症属于中医"不寐"、"不眠"等症.多发于中老人;其原因尚未完全明了;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多为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胃气失和及瘀血所致;多与心肝脾肾胆胃脏腑有关,本人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临晨三至五点左右失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瑜 张震文 等 《中医研究》 2017年30卷3期 15-18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不寐证不同证型与客观睡眠状态的关系,为不寐证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10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由经过培训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按照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分为肝郁化火证组、痰热内扰证组、阴虚火旺证组、心脾两虚证组、心虚胆怯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国臣 张盛君 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29卷11期 1820-1822页
【摘要】 不寐之病,病位在心(神明之心),与脾、肾、肝、肺也密切相关.病因方面,内有七情、痰瘀与体虚,外有火邪之侵袭.病机不外虚实两端,气血精津不足致心神失养,气滞、血瘀、痰火等邪致心神不宁.单一证型有八:痰火扰心、火郁灼心、滞气郁心、瘀阻心络、心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武华 《河北中医》 2001年23卷9期 720页ISTIC
【摘要】 <篇首> 1997~2000年,笔者用蝉神钩枣汤加减治疗不寐症6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60例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71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3个月.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振勇 刘天舒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07年23卷2期 54-55页
【摘要】 <篇首> 神经衰弱是由于某些精神因素所引起的内脏功能失调以及高级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属中医"不寐"、"虚证"、"郁证"等范畴.本病临床常见心脾两虚、阴虚火旺、肝胃不和、心虚胆怯等4种比较典型的证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红军 师祚 等 《国医论坛》 2005年20卷2期 29-30页
【摘要】 为观察针刺、耳穴、中成药联合治疗不寐的疗效,将90例病例根据不同的病因分为5种证型(肝郁化火、心脾两虚、阴虚火旺、痰热内扰、心虚胆怯),分别采用疏肝、补益、滋阴、清热、化痰等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结果治愈率占87.8%,好转率占12.8%,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欣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14卷30期 203-204页
【摘要】 <篇首>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不得眠"目不瞑""梦寐惊悸"等,中医辨证分型大体分为心脾两虚型、心肾不交型、心虚胆怯型、肝阳上亢型、痰热内扰型[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因压力的不断增大,作息时间不规律,而引发失眠症状,对日常工作、生活造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