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
- 4
- 2
- 1
- 1
- 1
- 4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琴 《保健文汇》 2024年25卷31期 41-44页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快速微生物培养检测联合降钙素原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78例疑似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快速微生物培养检测、降钙素原检测.结果:支原体培养阳性5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英芬 《特别健康》 2018年15期 245,248页
【摘要】 临床微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微生物检验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联系临床,充分利用所学的微生物学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快速、准确的诊断结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免疫学、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子今 滑少为 等 《疾病监测》 2024年39卷10期 1314-13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血流感染是指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或毒素进入血流后所引起的全身性播散感染,严重危及人类生命,死亡率极高.现在诊断血流感染的金标准仍为血培养,但检测周期长,阳性率低,无法满足早期血流感染快速诊断的要求,尽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丽 陈小萍 等 《疾病监测》 2019年34卷9期 849-8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医院住院患者常常发生血液病原菌感染,死亡率高,早期快速鉴定病原体给予适当的抗微生物疗法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血培养是诊断血液病原菌感染的金标准,然而血培养不仅耗时且阳性率低.分子生物学方法可大幅度缩减诊断时间,提高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性,为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瑜祥 李相阳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8年34卷9期 116-1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所有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重金属离子中,Hg2+是最常见的一种.在大气沉降和海洋环流的作用下,Hg2+进入淡水或海洋.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最终给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实现Hg2+的快速、灵敏检测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栗若兰 郑智慧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1年38卷7期 1125-11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快速从土壤中定向筛选抗生素产生菌,本研究利用宏基因组技术进行了土壤中抗生素产生菌快速筛选方法的探索.对6种不同土质的土壤利用液氮冷冻法提取土壤基因组DNA并用PVPP柱层析法进行纯化,每克湿土可得到32.25-61.25μgDNA,片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艳华 姚琳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1年38卷10期 1561-15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生物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在全世界频频发生,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尤其是致病菌耐药性的出现使常规治疗陷入困境.噬菌体及其编码的裂解酶的发现及应用,为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及生物防治开辟了新的途径.综述噬菌体及其裂解酶在构建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晓贝 田绿波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1年38卷11期 2105-210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12 h内快速检测粪便中沙门菌、志贺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探讨已报道的多重PCR体系检测粪便中3种目的菌的可行性,根据沙门菌invA基因、志贺菌ipaH基因及大肠杆菌O157:H7 rfbE基因筛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发强 包慧芳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0年37卷6期 834-8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揭示青贮玉米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数量及种群的动态变化,以及微生物添加剂对乳酸菌种群变化的影响,采用了培养方法计数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数目的变化,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方法分析青贮玉米中乳酸菌的多样性及种群变化趋势.经过对15 d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珊 白莉 等 《疾病监测》 2009年24卷6期 438-4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基于O抗原翻转酶wzx基因的PCR方法,鉴别与大肠埃希菌O157血清凝集的弗氏枸橼酸杆菌和O157大肠埃希菌.方法 用微生物鉴定仪对细菌进行生化鉴定,与P157血清凝集,同时扩增wzx基因.结果 25株与大肠埃希菌O157血清凝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