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
- 3
- 2
- 1
- 1
- 6
- 6
- 4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邱坤银 廖雄宇 等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5卷3期 262-26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卡泊芬净治疗儿童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血液肿瘤病区诊断为合并IFD,并且接受卡泊芬净治疗的57例血液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政新 侯天文 等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6年28卷1期 35-3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构建白念珠菌烯醇化酶1(eno1)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并诱导其表达,制备其多克隆抗体. 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获取白念珠菌SC5314的eno1全长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转化感受态细胞E. coli BL21(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瑞 孔庆涛 等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2年55卷1期 50-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究1例复发性念珠菌性颈部淋巴结炎患者的遗传学病因及抗真菌免疫功能。方法:采用二代测序技术筛查患者及父母真菌病易感基因,提取患者及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及中性粒细胞,与白念珠菌进行体外共培养,采用Western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寇琳娜 张春艳 等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21年14卷1期 46-53,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山东地区临床分离真菌的菌株分布以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促进抗真菌药物的合理选择。方法:依托于山东省儿童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收集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山东省46所医院1 030例患者的标本,剔除痰液和咽拭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金晓 郑萍 等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1年54卷4期 355-3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总结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RD9)基因相关侵袭性念珠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并报道该基因的一种新突变。方法:描述1例2018年12月底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入院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腹膜后肿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侵袭性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盈竹 夏云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20年13卷2期 149-1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侵袭性念珠菌病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传统的培养方法诊断敏感度低,且检验周期长。近年来,念珠菌非培养法因其快速、灵敏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包括检测念珠菌的碳水化合物(1,3-β-D-葡聚糖、甘露聚糖及其抗体)、蛋白质、核酸(PCR、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之辉 余进 等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21年48卷4期 266-271页ISTICCA
【摘要】 侵袭性念珠菌病在危重症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由于其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与治疗常被延误,导致其较高的病死率。同时,引起侵袭性感染的念珠菌菌种分布也逐年变化,非白念珠菌所致感染已超过白念珠菌,致病菌种及其耐药分布的变迁造成临床抗真菌药物选择的困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俊彦 曹云 等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6年19卷8期 586-5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同顾性分析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诊疗及预防.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
【关键词】 念珠菌病,侵袭性;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回顾性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慧敏 吴运芹 等 《中国医师杂志》 2020年22卷6期 945-948页ISTICCA
【摘要】 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各种器官发育不完善,加上各种侵入性操作等因素,早产儿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群体。早产儿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占侵袭性真菌感染的80%以上。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以白念珠菌为主,然而近年来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等非白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周善 吴繁 等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19年34卷5期 391页ISTICCSCD
【摘要】 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多为医院感染,较少为先天性感染.本文报告一例胎龄26+6周,出生体重990 g超早产儿,母亲孕期有阴道和胎膜白色念珠菌感染,新生儿生后血培养白色念珠菌阳性,诊断先天性白色念珠菌病,合并真菌性肺炎和脑膜炎的临床救治状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