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
- 2
- 12
- 2
- 1
- 1
- 7
- 6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殷杉 蔡静萍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11期 4590-45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交通绿化带有显著的净化街道空气的环境效益.通过对上海浦东某交通干道旁侧绿化带不同季节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定量研究了绿化带对TSP的净化效益;同时对研究区域内植物的配置情况用郁闭度和疏透度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与TSP的净化效...
【关键词】 总悬浮颗粒物(TSP);绿地;郁闭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剑波 武守艳 等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42卷6期 606-609页
【摘要】 通过对山西部分规模化猪场舍区空气主要污染物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总悬浮颗粒物(TSP)进行监测试验,并对其不同浓度变化与猪病发生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猪舍空气环境中,氨气平均值为10 mg/m3,TSP平均值为2 m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凤莲 刘丽鹃 等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24卷z1期 264-265页
【摘要】 为了解内江市居民住宅室内空气质量状况及分析其污染程度,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从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放射性四个方面,对其具有相应代表性的总悬浮颗粒物(TSP)、甲醛、细菌总数、氡进行了监测,获得了非常有益的实测数据.结果表明:通过数据分析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敏 孔祥宇 等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年34卷4期 118-120页
【摘要】 通过选择最优消解体系,尽可能提取总悬浮颗粒物TSP滤膜上所含的重金属元素,并选定适宜的基体改进剂、仪器工作条件等,研究了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TSP中重金属镉的方法.实验表明,高浓度的硼氢化钾溶液和加入一定量的焦磷酸钠能有效地排除铜、铅带来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远铭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4年10卷5期 13-15页CA
【摘要】 [目的]对福州市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 (TSP)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做出定量评价. [方法]以国际上通用的危险度评价方法为基础,结合TSP每升高1单位对健康造成的损失(死亡率与可避免的死亡人数)来评价. [结果]随着TSP浓度从1993年2...
【关键词】 环境卫生;大气污染;总悬浮颗粒物(TS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晓红 王静 等 《环境科学学报》 2001年21卷4期 444-447页
【摘要】 采用现场监测,色-质联用分析以及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方法,评价了兰州市交通要道颗粒物的污染状况,分析了颗粒提取物(PE)的有机组成及致突变活性.结果表明,兰州市总悬浮颗粒物(TSP)污染严重.颗粒提取物中含有近100种有机化合物,其中包括致癌性...
【关键词】 汽车废气污染;总悬浮颗粒物(TSP);颗粒提取物(P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建伟 宋金明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9期 3096-31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气沉降作为陆源物质输送入海的重要途径之一,已成为国际上大气科学、海洋科学与环境科学交叉研究的热点之一.大气中的生源要素沉降入海后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选择我国北方的一个典型海湾——胶州湾,采集了为期一年(2015年6月...
【关键词】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活性硅酸盐(SiO3-Si);干沉降通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洧 《现代仪器》 2012年18卷3期 1-5,10页
【摘要】 颗粒物是空气中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由于颗粒物表面的吸附作用,其组分非常复杂,其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化学成分,对大气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并危及人体健康.借助大气颗粒物及其组成成分的测定,通过污染源解析分析其来源及影响因素,控制大气颗粒物的排放,...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洧 《现代仪器》 2012年18卷2期 1-5页
【摘要】 颗粒物是空气中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由于颗粒物表面的吸附作用,其组分非常复杂,其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化学成分,对大气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并危及人体健康.借助大气颗粒物及其组成成分的测定,通过污染源解析分析其来源及影响因素,控制大气颗粒物的排放,...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晓辉 冯银厂 等 《中国环境科学》 2007年27卷5期 579-583页
【摘要】 建立了大气颗粒物酸缓冲能力的表征方法,测定了天津市区不同源类的酸缓冲能力;建立了基于二重源解析技术(NCMB)的TSP酸缓冲能力来源识别技术,阐述了其技术原理,并在天津城区加以应用.结果表明,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和降雨量是影响天津城区降雨pH值...
【关键词】 总悬浮颗粒物(TSP);酸缓冲能力;二重源解析技术(NCM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