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4
- 77
- 24
- 87
- 32
- 19
- 12
- 12
- 137
- 27
- 18
- 13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翠焕 郭玲玲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24年44卷1期 84-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研究秸秆还田及外源添加磷细菌对土壤微生态及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以玉米秸秆和具有解磷能力的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设施大棚中栽培豆角,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土壤和豆角根际解磷类细菌数量、土壤有效磷含量、...
【关键词】 秸秆;磷细菌;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朝云 熊芸 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7年16卷12期 1185-11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恶臭假单胞菌的流行病学与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防治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临床分离的恶臭假单胞菌及其感染者临床资料,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中的K-B纸片扩散法、药敏判断标准进行药物敏感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亚佼 黄小丽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7年41卷2期 371-37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确定一起杂交鲇皮肤溃疡症的病原,实验从病鱼体内分离到几株优势菌(DYJ140914-DYJ140917),根据4株分离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测定(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P693689和KP6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印琳 刘芳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6年32卷12期 1102-1107,11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索恶臭假单胞菌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肠疾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集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患者病变胃黏膜354例,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根据菌落形态、革兰染色、尿素酶试验及幽门螺杆菌特异性16S rRNA基因片段的PCR进行幽门螺杆菌的鉴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瑜 李勃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1年31卷3期 48-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具有分解利用蛋壳内膜能力的菌株Pes207,通过生理生化鏊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其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通过分离纯化及初步酶学性质研究发现,该菌株所产胞外蛋白酶分子量约为32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冕 邵先安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年20卷1期 118-1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为解决恶性胆道梗阻,在内镜下行金属支架植入术.我院于2009年1月,行植入术后培养分离出L型恶臭假单胞菌1例,报道如下.1病例患者,男性,80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4月余"于2009年1月26日入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东升 李娜娜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0年30卷3期 30-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10个植物根际土样中分离出315株根际微生物,然后采用泛酸测定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的方法,从中筛选到7株D-泛酸高产菌株,其中从菜豆根际土壤分离到的菌株C21的D-泛酸产量最高,达到24.1 mg/L.最后通过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春琴 余养盛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8年35卷1期 45-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以DL-2-氨基-△2-噻唑啉-4-羧酸(DL-2-amino-△2-thiazoline-4-carboxylic acid,DL-ATC)为底物原料,经微生物酶法催化合成L-半胱氨酸,并进一步氧化和分离纯化产物L-胱氨酸的生产工艺和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泓 张仁海 等 《疾病监测》 2007年22卷4期 2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2006年9月22日11:30.昆明市某区幼儿园数十名儿童发生不明原因呕吐、腹泻.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专业人员和卫生监督部门即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经采集幼儿园内凉、熟食品、水及现症患者肛拭,结果在2份酸奶和2份肛拭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化冰 陈威 等 《微生物学报》 2007年47卷3期 387-39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恶臭假单胞菌ND6菌株的萘降解质粒pND6-1中编码儿茶酚1,2-双加氧酶的cat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克隆和表达,并研究表达产物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酶的Km为0.019μmol/L,Vmax为1.434μmol/(min·mg);具有...
【关键词】 恶臭假单胞菌ND6;儿茶酚1,2-双加氧酶;cat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