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
- 5
- 3
- 3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郭卫华 《中州学刊》 2022年3期 94-100页
【摘要】 中国情理主义道德哲学传统不仅在过去沉淀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而且也涵育了中华文明独特的精神气质:彰显道德崇高性的克己精神;爱之情与伦之理辩证统一的仁爱精神;通情达理、有情有义的道德品格.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变革中,中国情理主义道德哲学作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卫华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9年21卷4期 30-35页
【摘要】 "美好生活"的伦理真义是人以主体性精神自由的姿态超越物欲和主观任意性的束缚以达到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其伦理表达便是个体向伦理实体的回归.伦理实体之于人类文明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它既是规约自然情欲的最强动力,也是对人的"类本性"的最好表达,而作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卫华 《中州学刊》 2014年6期 112-116页
【摘要】 中国情理主义之所以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传统,不仅在于契合了中国血缘文化的文明路径,而且其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建构了一套“伦理世界-道德世界-生活世界”内在有机统一的伦理精神体系,为中国人遭遇的生命困境提供了解释系统和超越之路:从血缘关系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卫华 《广西社会科学》 2014年9期 64-68页
【摘要】 中国哲学中的“精神”概念经历了“天道-性-情-伦理-道德-天人合一”的辩证运动,并在中华文明中形成了以“情”为主、情理交融的情理主义伦理精神形态,与西方情、理二分的精神哲学传统形成了鲜明对比。个体生命要获得伦理普遍性,首先需要伦之“理”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卫华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29卷1期 40-43页
【摘要】 与西方情理二分的情感主义和理性主义道德哲学形成鲜明对照,中国儒家道德哲学的根本理论特色是以"情"为主、情理统一的思维方式构建道德哲学体系,从而成为区别于理性主义、情感主义的第三种道德哲学形态,即情理主义.儒家情理主义道德哲学形态以血缘关系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甘露 罗丹 等 《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41期 56-59页
【摘要】 立足课程思政背景,针对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课程特点,提炼出其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从五大点思政素材出发: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着力培养医德医风、医药故事情理相融、法律法规醍醐灌顶、三观树培潜移默化,重构教学设计,探索适合高职高专临床医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卫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46卷5期 25-31页
【摘要】 "情"与"理"均为人性,是伦理道德的重要人性前提和精神因子.西方道德哲学以"理性+意志"为人性结构,形成了以理为主、情理二分的传统,并且理性主义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中国道德哲学立足于血缘文化,形成了以"情"为主、情理合一的情理主义伦理形态.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化 《广东社会科学》 2012年6期 94-99页
【摘要】 原则主义作为当下生命伦理学的重要研究路径,在我国生命伦理实践中遭遇现实困境.生命伦理学是理解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产生与对于生命伦理问题的解读决定了生命伦理学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要回答我国生命伦理学产生的问题,必须依赖于我国的文化语境.儒家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华 王俊杰 等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9卷1期 106-108页
【摘要】 语言表达的艺术能给人带来情感愉悦和美的升华,思想政治工作的语言表达也是一门艺术,讲究语言艺术对搞好思想政治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讲究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并理论与实际结合,阐述因材施教、情理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