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39
- 30
- 8
- 85
- 68
- 46
- 21
- 21
- 52
- 41
- 28
- 27
- 2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晶 张玉姣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9年33卷7期 545-54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程度的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者,对消极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时程特点.方法:在河南省、湖北省各选取一所高校发放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获得有效问卷371份.依据CIAS-R评分标准筛选出手机网络使用正常组35人(CIA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舒靖 尹慧芳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年22卷10期 770-77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建立一套情绪障碍研究用汉语情绪词分类系统,为异常情绪的研究提供标准化刺激材料.方法:54名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被试对344个双字汉语情绪词(包括115个正性词、114个负性词、115个中性词)的愉悦度、唤醒度和熟悉度三个维度进行9级的情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明矾 黄任之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年15卷2期 161-163,16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考察未服药的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被试对正、负情绪词抑制功能方面的差异.方法:在完善Joormann提出的情绪负启动范式的基础上,对21名未服药的抑郁症患者和21名正常对照被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与对照组被试相比,抑郁症患者不能抑制负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大兴 姚树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年15卷5期 493-495页ISTICPKUCSCD
【摘要】 根据抑郁症患者前额皮质在正负性汉语情绪词执行加工中所表现的大脑半球功能不对称性的异常机制,提出了"正负性情绪平行神经模型",并进一步以整合性思想为指导,结合情绪病理、认知神经心理、神经成像的研究结果,补充和完善该理论模型,为认识汉语情绪词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美 耿晓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1期 137-141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拒绝敏感性大学生对社交情境中情绪性词语的记忆偏好。方法:本实验采用2(拒绝敏感性:高分组,低分组)×2(情绪词效价:积极,消极)×2(回忆倾向:自我,他人)混合实验设计。结果:①与低拒绝敏感性大学生相比,高拒绝敏感性大学生更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霞 卢家楣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19年27卷11期 1842-1852页
【摘要】 语言是传递情绪信息的重要媒介,探讨情绪语言的加工过程一直是情绪研究的重点.文章聚焦于情绪词加工的ERP研究,介绍了情绪词加工中的ERP成分、效价与唤醒度的作用关系,以及情绪词情绪效应的特点.情绪词加工的ERP成分包括非常早期的P1-N1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雯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年17卷4期 237-2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在进行情绪词识别时的差异. 方法:34例在4周内未用药的抑郁症患者和32名正常对照者进行情绪词识别Go/No-Go测验. 结果:抑郁症患者正情绪词识别时,反应时显著长于负性情绪词和正常对照组,遗漏数显著多于负...
【关键词】 抑郁症;情绪词;Go/No-Go测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波 陈涤宇 等 《上海精神医学》 2003年15卷z1期 10-13,5页MEDLINEISTIC
【摘要】 目的探索焦虑症患者精神病理的可能机制.方法20名受试对象,焦虑症组与正常对照组各10名.使用情绪词听觉刺激模式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实验.所得数据使用国际通用的统计参数图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使用焦虑状态量表评定患者组与对照组对威胁性词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寻兵 吴奇 等 《心理学探新》 2015年4期 330-336页
【摘要】 语言常常伴随表情出现,情绪知觉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语言建构的,语言对情绪表情的识别具有重要作用。但情绪词对短暂呈现的面部表情(即人工微表情)的识别是否也有影响并不清楚。采用短暂呈现的情绪词和面部表情,使用类Stroop干扰任务与情感启动任务,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茵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2年10卷6期 427-432页
【摘要】 根据词语情绪标准编制汉语双字词关联词表和英汉双语关联词表,考察DRM任务下的英汉双语者对负性情绪诱词产生的语言内、语言间关联性错误再认.结果表明:(1)汉语双字词语义关联下,情绪色彩的强度影响错误再认水平,负性诱词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中性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