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4
- 9
- 1
- 12
- 10
- 9
- 6
- 6
- 11
- 6
- 5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沈开宇 李晓晶 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15卷4期 194-198页
【摘要】 尿路感染是急诊常见的困扰女性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且存在尿液细菌培养所需时间较长、急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尤其是在患有复发性尿路感染的女性患者中,易出现不规范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反而增加致病菌对抗生素耐药的发生率.抗生素治疗在未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星航 宋如生 《河南科技》 2020年6期 50-57页
【摘要】 本文对李兰娟院士及其团队在人工肝相关装置、感染微生态学和传染病检测等领域取得的主要专利成果进行分析.通过对专利申请的申请趋势、审查结论及法律状态、主要申请人、主分类号和海外布局等情况进行了研究,对其专利申请中涉及的重点技术进行了分析.力图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曹虹 2011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通过对无菌动物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发现表明,肠道苗群对宿主的生理、病理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本文介绍了肠道菌群的组成、肠道菌群的功能、肠道菌群与机体代谢疾病的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兰娟 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 2009年
【摘要】 感染微生态学是一门用微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感染的发生、发展、结局并引导感染向宿主健康方向转移的微生态学分支,是微生态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与传染病学交叉而成的新兴学科。它主要研究和探讨感染的微生态原理以及防治措施。在抗生素普遍应用,微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兰娟 第一届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感染微生态学的产生微生态学是研究人类、动物和植物与自身定居的正常微生物群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客观关系的科学。近几十年来,随着医学相关基础学科如悉生生物学,厌氧培养技术,电镜技术,细胞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体体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兰娟 2008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 2008年
【摘要】 本文对感染微生态学的产生、原理和防治进行了介绍,感染微生态的出现,使人们可以从微生态的角度重新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提出由纯粹杀菌转向促菌以及杀菌同时需促菌的感染微生态治疗新观念。即选择性地促菌使失衡地肠道菌群恢复平衡,拮抗干预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兰娟 首届北京地坛感染病学术会议 2006年
【摘要】 <篇首>感染是微生物对宿主或宏生物的异常侵染所致的微生物与宿主或宏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生物学现象。感染具有浓厚的生态特性。对处于不同生态状态下的不同宿主,感染通常是某种具体的微生物与宿主之间互相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兰娟 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感染病暨首届SARS专题学术会议 2003年
【摘要】 本文阐述了感染是微生物对宿主或宏生物的异常侵染所致的微生物与宿主或宏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生物学现象.感染具有浓厚的生态特性.对处于不同生态状态下的不同宿主,感染通常是某种具体的微生物与宿主之间互相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兰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5年4卷1期 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 感染微生态学产生的背景和历史必然性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曾大小不等地流行过各种各样的传染病,而且均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自有史以来,人们一直艰苦不懈地探讨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晓 吕芸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51卷13期 120-12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微生态与宫颈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200例,采用MicroScan auto SCAN-4细菌鉴定系统分析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出的菌株情况.分析宫颈非恶性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