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
- 2
- 3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温婧 黄邦杰 等 《中国环境科学》 2023年43卷8期 4003-4012页
【摘要】 选择东江流域为研究区,监测流域溶解氧、氮浓度和氮氧多同位素时空变化,定量探究氮周转过程对河流溶解氧消耗的贡献.结果发现,河流溶解氧浓度在 2.96~11.47mg/L之间变动,春夏季下游感潮河网区成为氧消耗利用和氧亏缺的热点区,其中表观耗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心强 左风华 等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年31卷8期 34-37,96页
【摘要】 本研究以太平洋附近具有典型海岸地形地貌的3.2km2的区域为调杏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调查设置在河流上的5处调查点的河流水位及河水铅直方向电导率,掌握了感潮河流海水上朔的规律.其次,通过调查设置在区域内的26口调查井在满潮和干潮时的地下水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心强 左风华 等 《海洋环境科学》 2010年29卷1期 44-50页
【摘要】 以太平洋附近3.2 km~2的区域为调查对象.首先,通过区域内的19口地质调查井,确认了含水层由透水性不同的多层土质构成,含水层以下的不透水层总体上从海岸开始呈逐渐隆起的山丘状.其次,通过测量距海岸不同距离的10口井水铅直方向电导率,确认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军庭 张志强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6期 1559-15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定量分析潮河流域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应用SWAT模型对流域上游至下游的大阁、戴营和下会3个水文站径流进行模拟,采用情景法分析径流对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在模型校准期和验证期采用两个参数:p因子和r因子来评价模拟的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娄俊鹏 张志强 等 《水土保持通报》 2015年35卷4期 34-39页
【摘要】 [目的]分析潮河流域的景观空间格局变化及其与径流的关系,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潮河流域50 a多的水文气象资料,利用1979,1987,1991和2009年4期遥感影像,采用ArcGIS及Fragstats等景观分析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向平 方弟安 等 《生态学杂志》 2022年41卷9期 1778-178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长江下游如皋江段处于感潮河段,受到潮汐作用强烈,同时该江段的长青沙和民主沙具有独特的干流-沙洲生境,水文环境特殊.为揭示该特殊生境下仔稚鱼的群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于2018-2020年每年的5-8月对长青沙和民主沙进行早期资源调查和生境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0100860001 上海 X141 X520.8 应用技术 基础地质勘查 1996年
【成果简介】 课题从理论、实验和数值计算三方面对感潮河流中的底泥水力特性、污染物扩散和输运规律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成果有:在实验室,进行了潮汐流动模拟并结合粘性细颗粒泥沙水力特性的实验研究,确定了感潮河流的动态特性及底涨的水力特性,其中考虑了底泥...
【成果】 920136 江苏 P338 TV211 应用技术 自然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水资源管理
【成果简介】 该成果根据长江感潮段的水力特点,科学地划分河段,对感潮下段预报采用了平稳时间序列法与调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虑了潮汐与径流的共同作用,将现有128分潮筛选至17分潮,分析长度从8856小时缩短至720至744小时,在满足使用精度要求下得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