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6
- 9
- 17
- 5
- 5
- 1
- 1
- 7
- 5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友国 李杰 等 《遗传学报》 2000年27卷8期 742-750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以pLAFR3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HN207,携带有来自苜蓿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的四碳二羧酸转移酶基因dctABD、来自pTR102的parCBA/DE基因和标记发光酶基因luxAB。利用2亲本杂交法,将重...
【关键词】 大豆慢生根瘤菌;四碳二羧酸转移酶基因(dctABD);parCBA/D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伟涛 杨江科 等 《微生物学报》 2006年46卷1期 127-13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16S rRNA基因RFLP、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16S-23S rRNA IGS PCR RFLP技术对分离自我国南北大豆产区的慢生大豆根瘤菌进行了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16S rRNA基因PCR RFLP分析以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美学 武波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3年9卷4期 386-3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苜蓿根瘤菌Rm1021的phaC基因突变体菌株Rm11144 (phaC::Tn5-233)为受体菌,通过功能互补,成功地从构建的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USDA110基因文库中,筛查到能与Rm11144互补,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美学 武波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3年9卷3期 307-31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转座子Tn5诱变和同源重组,构建了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USDA110聚羟丁酸合成酶基因(phbC)突变体.序列测定确定了转座子插入的精确位置,所获得的4个转座子诱变的质粒其Tn5插在phbC基因内两个相距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瑞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0年6卷2期 176-18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选择性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简称AFLP)DNA指纹技术对来自泰国北部的245株慢生型大豆根瘤菌进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通过AFLP图谱揭示出该地区的慢生型大豆根瘤菌有较显著的遗传多样性.从245株中选择出92个代表株用计算机进行的树状图分...
【关键词】 AFLP;16Sr DNA PCR-RFLP;慢生型大豆根瘤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丽 马鸣超 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年21卷3期 644-654页
【摘要】 [目的]慢生大豆根瘤菌和胶质类芽孢杆菌单—菌株固氮或促生效果及机理已有较多研究,但两者双接种对作物的作用和增产机理尚未有所报道.本研究以慢生大豆根瘤菌5136与胶质类芽孢杆菌3016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根瘤菌与促生菌不同施用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佳鑫 刘四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4年35卷7期 1850-185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物固氮是生态系统氮素的主要来源,而土壤根瘤菌的多样性及其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还需深入研究.本研究采集了东北黑土大豆种植区8个样点的大豆土壤根瘤样本,共分离出94株菌,经16S rRNA及共生基因(nodC、nifH)分析鉴定,其中70株为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张杨 马婷婷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5年21卷2期 242-24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硫是生物体必须的元素,根瘤菌结瘤因子的硫化修饰与其宿主范围和识别效率有着重要关系,实验室前期研究中突变费氏中华根瘤菌的cysDN基因后,突变体不能利用硫酸盐生长,这与Sinorhizobium sp.BR816的cysD基因突变后的现象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吕二梦 导师:魏敏 兰州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根瘤菌与大豆共生固氮不但是全球氮生态循环的关键步骤,而且是豆类农作物生产中氮素输入环节。共生固氮对环境友好,可降低无机氮肥的过度使用,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QS)系统在其它豆科植物根瘤菌中的生物学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