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8
- 1
- 24
- 3
- 2
- 3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拜君芳 李海燕 《吉林医学》 2010年31卷28期 4930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的临床用药观察.方法:收集72 例PSVT发作患者,采用刺激迷走神经方法进行复律(刺激咽喉部、压迫眼球和压迫颈动脉窦)无效,使用异博定、心律平、西地兰三种药物进行复律比较.结果:心律平与异搏...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药物复律;房室结双径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铮 丁燕生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7年11卷4期 297-300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房室结逆向传导的电生理特点.方法 分析在我院行电生理检查和/或射频消融的成年患者中电生理资料比较完整的300例患者的房室结逆传电生理特点.结果 射频消融术后有161例(54%)有房室结逆传.有逆传患者的前传功能要好于无逆传的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铮 导师:任自文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通过总结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电生理资料来了解正常人群中房室结逆向传导的电生理特点.【结论】射频消融术后54%患者存在房室结逆传,这大体代表正常人室房传导的发生率.有室房逆传患者的房室结前传功能优于无室房逆传者,也优于其逆传功能.房室结逆传冲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悦 李为民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03年18卷2期 120-12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能够引起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间隔部旁路的电生理特点.方法:通过比较能够引起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间隔部旁路(间隔部旁路组)和非间隔部旁路(非间隔部旁路组)患者旁路前传和房室结逆传有效不应期及传导时间的不同,探悉能够引起逆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富君 芦幸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9年33卷3期 279-281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65岁,因间断心悸就诊.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见时间RR间期(t-RR)散点图呈3层分布,主导节律在最上层,下面两层分布为心动过速发作时的RR间期条带.全天心动过速发作时Lorenz-RR散点图呈"曲尺状"样分布;1 h Lor...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双房室结非折返性心动过速;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继鸿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8年27卷1期 55-64页ISTIC
【摘要】 宽QRS波心动过速是指QRS波时限≥120ms,心率>100bpm的心动过速,约80%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尤其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居多.而15%~20%为室上速伴快频率依赖性室内差传,另有1%~6%为少见的预激性心动过速,包括逆向型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湘红 汪金寰 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5年24卷5期 335-33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逸搏心律伴室房双径路传导心电图特征和发生机制.方法 选取11例逸搏心律伴室房双径路传导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逸搏心律包括交界性7例、室性4例,逸搏频率相对匀齐,其后跟随P波,P波呈两种形态的7例,单一形态的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文平 《中国医刊》 2013年48卷12期 22-2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心脏房室结 (AVN)双径的生理界定为A1A2缩短10ms,A2H2延长增量≥50ms.快径(FP)传导速度快,不应期长,窦性心律时AV经FP前向传导,心动过速或心室起搏时经FP逆传,逆传心房最早激动点标志FP心房端的附着点,它位于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权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2年21卷3期 172-174页ISTIC
【摘要】 一.概述1975年,Fontaine等[1]首次提出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概念.根据预激综合征时折返环路前传支与逆传支的不同,将预激折返性心动过速分成顺向型和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逆向型AVRT以旁道为前传支,以房室结和正常房室传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祥 蔡思宇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23卷8期 639-64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人体正常的心肌组织均有双向传导功能,特别是房室结.室上性冲动从心房前向经房室结传至心室,称之前向传导;房室结下冲动可经房室结逆行传回心房,称之逆向传导.但2种传导方式存在差异,不仅传导速度、动作电位大小不尽相同,而且兴奋的方式和传导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