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99
- 37
- 29
- 15
- 1010
- 344
- 228
- 160
- 82
- 303
- 216
- 137
- 113
- 8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叶雪存 程有生 等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5年2卷6期 356-35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房室隔的超声观察及测量方法.方法通过尸解明确心脏房室隔的位置、边界及毗邻结构,并测量房室隔前缘长、下缘长、前部宽、中部宽及后部宽.另随机选择超声图像清晰的成人100例观察房室隔形态及毗邻结构,并采用不同心脏超声切面测量房室隔前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涓 牛小麟 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年25卷3期 237-2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过渡细胞电生理特性与形态特征间的内在联系.方法选10只家兔做房室隔水平面及矢状面连续切片,HE染色观察.另20只家兔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测定房室隔区正向传导速度.结果房室结后方有两束过渡纤维分别延续至冠状窦口及其下方,分别为右后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松梅 牛小麟 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24卷2期 116-1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房室隔内不同部位细胞复极特性及相应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利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对30只家兔房室隔内普通房肌、房室结(atrioventricular node, AVN)、射频消融慢径的有效靶点部位,即:希氏束与冠状窦口连线的中1/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瑜莹 牛小麟 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24卷1期 32-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犬心房室隔内细胞形态学特征,探讨其可能的功能意义.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通过HE和Masson染色对犬心房室隔标本的细胞形态、排列方式、直径和染色深浅进行细致观察,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证实光镜所见细胞特征.结果①心房扩展部可见到四条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松梅 牛小麟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17卷3期 207-210页ISTIC
【摘要】 为研究房室隔形态学特点和细胞电生理学特性,选用10只家兔做房室隔连续切片观察形态学特征后,在30只家兔房室隔标本上,利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引导细胞动作电位(AP),配合微电泳技术等方法对所记录细胞进行定位判断.结果:①光镜下,房室隔内可见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小雪 阮燕萍 等 《中国医药》 2025年20卷2期 191-195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胎儿超声心动图(FE)定量参数在房室间隔缺损(AVSD)不同亚型中的产前筛查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断的49例完全型AVSD胎儿、20例过渡型(或中间型)A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小雪 阮燕萍 等 《中国医药》 2024年19卷8期 1150-1154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胎儿超声心动图(FE)结构化数据的定量分析寻找产前诊断房室间隔缺损(AVSD)的关键筛查参数.方法 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会诊中心数据库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断的370例正常胎儿和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邬晓臣 王舰 等 《心脏杂志》 2024年36卷1期 50-53,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估高原地区婴幼儿合并肺动脉高压(PAH)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cAVSD)患儿的外科处理策略及随访结果.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28例2岁以下cAVSD合并PAH的患儿进行一期矫治,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鹏 林琦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4年38卷6期 418-423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深部室间隔起搏(deep ventricular septal pacing,DVSP)与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的对比分析,探讨两种起搏策略在临床应用中的差异及其优缺点.方法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连芬 覃梓庆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4年38卷5期 389-390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55岁.阵发性心悸10余年,腔内电生理检查证实有左侧后间隔旁道,旁道阻断后,仍能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由于病人耐受性差,故进行了慢径改良,之后反复刺激未能诱发室上速发作.回顾之前窦性心律和各种状态下发生室上速的常规12...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隐匿性左侧后间隔旁道;房室结双径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