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1
- 2
- 134
- 30
- 15
- 14
- 13
- 52
- 19
- 17
- 14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崔乃元 王泽峰 等 《中国医药》 2025年20卷3期 448-452页ISTIC
【摘要】 Bachmann束是心房间电冲动传导的优势通路,其结构和功能受损会导致房间传导阻滞(IAB),IAB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Bachmann束起搏相较于传统右心耳起搏可纠正房间传导延迟,提高心房电机械同步,是目前生理性起搏领域...
【关键词】 心房颤动;Bachmann束;Bachmann束起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浩鑫 白小霞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5年39卷3期 232-235页ISTIC
【摘要】 不同功能心脏起搏器植入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传统的心房起搏部位是右心耳,具有可行性强、稳定性高等优点,但有研究提示右心耳起搏会造成P波时限的延长,心房收缩不同步,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易发生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兴杰 韩艳华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2年31卷2期 102-10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假性心室预激的常见原因、心电图特点及与心室预激的鉴别诊断.方法 选择12例假性心室预激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假性心室预激可见于:①室性激动;②室性融合波;③短PR+室内阻滞;④房间阻滞;⑤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⑥某些临床心脏疾病;⑦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一婷 《养生保健指南》 2021年37期 285-286页
【摘要】 房间束传导阻滞除了是心房纤颤的重要诱发因素外,还能侧面反映心肌病变的严重程度,也表明房间束传导阻滞伴左房逆传现象与房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心血管死亡风险存在密切相关;其发病率会随着年龄而增长.基于此点本综述主要对房间束传导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畅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8年39卷3期 445-448页ISTICCA
【摘要】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患者行心脏双腔起搏器植入,不论既往有无心房颤动发作,术后其发生率都较高.由于心房导线植入后,改变了双房间延迟区传导时间、心肌不应期离散度、正常心脏激动顺序,从而导致心房颤动的发生.已有许多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对心房不同位点起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洁玲 顾慧慧 等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44卷2期 65-68页ISTIC
【摘要】 心房间传导阻滞为右房至左房间的传导障碍,主要发生于Bachmann束.根据心电图P波的形态和宽度,可分为Ⅰ、Ⅱ、Ⅲ度3种,也可分为部分性和进展性两类.心房间传导阻滞的实际发生率高于既往研究,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心房间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在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北柱 李丽萍 《华夏医学》 2019年32卷3期 26-30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发生右束支阻滞(RBBB)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ASD患者132例,根据心电图将患者分为RBBB和非RBBB两组,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筛选影响因素并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RBBB的危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国华 宋振华 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9年28卷4期 289-293页
【摘要】 随着学者Bayes关于房间阻滞的阐述及随后一系列关于房间阻滞及其临床意义研究的发表,近年来人们更为重视心房水平的传导阻滞,由此促进了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房间阻滞对心房颤动的影响及意义.本文首先引入了房间阻滞的概念,然后重点介绍了其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立刚 华伟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21卷3期 412-4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希氏束电极指导下犬房间隔穿刺术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9只健康杂种犬,正位下标测电极定位希氏束,穿刺针鞘由上腔静脉回撤过程中“弹跳”征初步定位卵圆窝,再以希氏束下1/2~3/4肋间再次定位卵圆窝.穿刺方向为穿刺针远端弧度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香玲 李永辉 等 《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2卷6期 80-82页
【摘要】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颤动可导致多种危害,最主要的为血栓栓塞,其致残致死率较高,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作者努力的方向.尤其是现在的消融时代,机制明确了才能更有效的治疗房颤.关于其机制的研究有多种说法,其中Bachmann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