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
- 6
- 1
- 1
- 3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飞燕 吴巧珠 等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30卷4期 936-939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肩难产产妇不同体位分娩方式的分娩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8月-2019年6月本院肩难产孕妇分娩资料,根据其娩体位不同分为对照组(半卧位屈大腿抱膝法)和观察组(手膝支持俯卧位法),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法排除年龄、孕周、孕次等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秀枝 《护理研究》 2010年24卷4期 324-325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第一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8 cm~10 cm时手抱膝位配合徒手旋转胎头术纠正头位异常的效果.[方法]将140例第一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8 cm~10 cm时处于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足月妊娠健康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东东 冯淑香 等 《医学综述》 2011年17卷13期 2080,封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跪位待产双手抱膝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我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宫缩时双手及双膝以远着床呈跪位,宫口开全后宫缩时双手抱膝并外展.对照组左侧卧位,内诊为枕后位者同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秀兰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5年38卷2期 144-145页
【摘要】 目的:探讨第一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8~ 10cm时手抱膝改变体位徒手旋转胎头术矫正头位异常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分娩的168例足月单胎妊娠、临产后枕横位、枕后位的健康初产妇,根据分娩时的体位选择分为两组,每组各84例,观察组采用手抱膝改变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5期 154-154页
【摘要】 目的:探讨手膝支持俯卧位与半卧位屈大腿抱膝法对肩难产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5例肩难产产妇,依据其体位分娩差异分为对照组(半卧位屈大腿抱膝)31例与观察组(手膝支持俯卧位)34例,观察并比较两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燕运 梁瑜 等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5年1期 90-91页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体位分娩对产妇肩难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肩难产3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体位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采用手膝支持俯卧位,对照组18例采用半卧位屈大腿抱膝法。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时间、阴道出血、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琨 《大理学院学报》 2006年5卷6期 57-57,74页
【摘要】 目的:探讨发生枕横位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分娩的因素.方法:随机选择180名为观察组,204名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在宫口开大5cm以后摇高床头背板40°~50°,将两腿向上极度屈曲,双手紧抱,两腿充分外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仰卧位.结果:观察组较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成 《中国伤残医学》 2010年18卷3期 60-61页ISTIC
【摘要】 自制铁线抱膝环外固定治疗髌骨骨折67例.根据骨折复位、愈合和功能恢复程度判定,优62例,良4例,可1例.自治铁线抱膝环外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固定器材量体定做,骨折端稳定,可加强股四头肌舒缩活动,可外敷中药.与手术等其它治疗方法比较,有损伤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广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16卷18期 2284-2286页
【摘要】 目的 了解产妇抱膝配合徒手扩张宫颈口应用在活跃期异常中的效果与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3月间经阴道试产的4740例产妇作为实验组,将2005年6月至2007年3月经阴道试产的3853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中出现活跃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