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0
- 1
- 1
- 67
- 40
- 7
- 5
- 4
- 18
- 15
- 11
- 10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晓宁 张春椿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年26卷6期 1267-12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鸟蕨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茵作用.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提取物的最小抑茵浓度.结果:乌蕨醇提物、水提物押茵作用明显强于其乙酸乙酯提物、丙酮提物、正丁醇提物.结论:各提取物均有一定抑菌作用,乌蕨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文 陈东生 等 《医药导报》 2008年27卷10期 1183-118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明矾混悬液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以铜绿假单胞茵、大肠埃希茵、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磺胺嘧啶银为对照药,采用二倍肉汤稀释法,观察比较它们的最小抑茵浓度.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茵、铜绿假单胞茵对复方明矾混悬液均敏感,对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洪萍 袁红 等 《医药导报》 2003年22卷7期 483-48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耐药肺炎链球菌对10种中药的敏感性.方法:用临床分离细菌为受试菌,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10种中草药水煎剂的体外最低抑茵浓度(MIC).结果:10种中药对肺炎链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茵作用,其中黄连、千里光抑茵效果最好,其MIC范围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涛 余旭亚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19卷6期 1335-1336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考察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G+和G-的抑茵效果.方法 采用打孔法和滴注法测定了白花蛇舌草9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茵、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茵、镰刀茵的抑茵作用.结果 20%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绿脓杆菌的抑茵环直径为(18.86±0.56)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丽梅 王瑞海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9年16卷5期 39-42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4种基原秦皮提取物,5种香豆素单体、5种单体混合物、苦枥白蜡树树皮已知香豆素指纹区样品、未知成分指纹区样品的体外抑茵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抑茵试验微量定量检测方法 ,测定最小抑菌浓度及最低杀菌浓度.结果 4种基原秦皮苦枥白腊树、尖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璐敏 阮金兰 等 《中国药师》 2008年11卷4期 402-40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菝葜大孔吸附树脂部位的抗炎和抑茵作用.方法:蛋清致足肿胀、二甲苯致耳肿胀法考察菝葜大孔树脂部位的抗炎效果,并用液体试管二倍稀释法检测其对常见致病茵抑制作用.结果:菝葜大孔树脂部位能显著降低蛋清诱导的大鼠足跖肿胀度和二甲苯诱导的小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辉 王丽萍 等 《中医药学报》 2008年36卷3期 26-2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清开灵胶囊抑菌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体外抑菌试验、体内抑茵试验对清开灵胶囊抑茵作用进行研究.结果:一定浓度的清开灵胶囊内容物对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茵26003、大肠杆菌44102及临床分离茵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立华 张英艳 等 《中医药学报》 2002年30卷3期 34-3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发酵人参果汁对各种不同细茵的抑茵作用.方法:以药敏试验管碟法检测三种不同浓度发酵人参果汁(人参果原汁、75%人参果汁、50%人参果汁)对10种细菌的抑茵效果.结果:三种不同浓度的发酵人参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茵及甲型副伤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莉 斯拉甫·艾白 等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7年13卷12期 67-68页
【摘要】 通过GC/MS联用分析了小茴香挥油化学成分和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分离出17个峰,鉴定出了13个化合物,占所测挥发油总量的96.5%.其中主要成分是反式茴香脑(81.81%),α-水芹烯(4.15%)、爱草脑(3.52%)等.同时,对其抑茵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才彬 谢庆娟 等 《中国药房》 2010年21卷3期 209-21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余甘子4种提取物的抑茵作用.方法:对余甘子醇提物通过抑菌环法测定抑菌活性.对作用明显的菌种进行部位活性测试,对活性部位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茵浓度.结果:余甘子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茵有强抑制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