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1
- 32
- 4
- 3
- 80
- 6
- 2
- 1
- 1
- 92
- 33
- 21
- 20
- 1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唐慧 陈善娜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4年26卷5期 559-562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克隆了云南强抗冷性植物兵豆(Lens culinaris) GPAT基因的编码区完整的cDNA片段,该片段长1374 bp,编码457个氨基酸残基.与豌豆(Pisum sativum)、蚕豆(Vicia faba)和长柔毛野豌豆(Vicia...
【关键词】 兵豆;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c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国章 王正询 等 《植物学报》 2003年45卷5期 567-573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探讨了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提高香蕉幼苗抗冷性的可能机理.在常温下(30/22 ℃)用不同浓度(0~3.5 mmol/L)的SA水溶液喷洒叶片1 d,置于7 ℃低温下冷胁迫3 d,随后于常温下恢复2 d后测定电解质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维波 曹槐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2年24卷4期 463-470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对南瓜、豌豆、黄瓜、拟南芥菜、红花、菠菜、黑子南瓜等7种不同抗冷性植物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的mRNA序列作了三核苷酸碱基模式分析,并用Zuker方法对其mRNA序列的翻译区进行了二级结构分析,统计出发夹、内环、膨胀环、三分支环、四分支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燕波 陈善娜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2年24卷5期 651-655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基因与植物抗冷性密切相关.克隆到的长柔毛野豌豆(Vicia villosa)GPAT基因的编码区完整的cDNA片段长1377bp,编码458个氨基酸残基,与蚕豆(Vicia faba)和豌豆(Pissum...
【关键词】 长柔毛野豌豆;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c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明挚 陈善娜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0年22卷2期 169-17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甘油-3磷酸转酰酶(GPAT)与植物抗冷性密切相关.南瓜(Cucurbita moschata)与黑子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同属不同种,亲缘关系较近,但却存在显著的抗冷性差异.南瓜及黑子南瓜GPAT基因的克隆,可以使...
【关键词】 甘油-3磷酸转酰酶(GPAT);抗冷性;氨基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继梅 陈善娜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0年22卷3期 317-321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采用RT-PCR技术,以根据国外报道的几种双子叶植物的甘油-3-磷酸转酰酶的相对保守的氨基酸序列而设计的简并引物作为扩增引物,从不同抗冷性水稻品种中均扩增到一段约315bp的cDNA片段.测序结果表明它们都是编码GPAT的部分cDNA,含有...
【关键词】 甘油-3-磷酸转酰酶(GPAT);cDNA序列比较;抗冷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满 施江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7年37卷10期 1996-200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牡丹品种‘玉面桃花’、‘清香白’和‘凤丹’切花为试验材料,测定室温对照(15~18℃保湿贮藏3d,RTS)、低温锻炼[(4±1)℃保湿贮藏3d,CAS]、冰温贮藏[(4±1)℃保湿贮藏3d,然后转入(-4±1)℃保湿贮藏3d,ITS]3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进东 《西北植物学报》 2015年35卷5期 985-9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2年生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的当年生茎叶为试验材料,在叶面喷施0、0.01、0.05、0.10和0.50 mg·L-1油菜素内酯(BR)后,进行48 h昼/夜温度为(4±1)℃/(2±1)℃的低温胁迫处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德兵 魏军亚 等 《植物研究》 2008年28卷2期 195-198,22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冷胁迫条件下的香蕉幼苗分别经不同浓度的BR处理后,相对于对照来说,在一定的处理浓度范围内,可以明显的降低电解质外渗率,提高低温胁迫下香蕉幼苗叶片中SOD的活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低温胁迫下香蕉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减缓叶片中MDA的含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玲 梁广坚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7年43卷6期 1105-11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番茄幼苗叶面喷施适宜浓度(20~40 mg·L-1)的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A-6)可有效提高冷胁迫下番茄幼苗植株的抗寒能力.冷胁迫下,20~40 mg·L-1 DA-6处理的番茄植株自由水/束缚水比值降幅较大,叶中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