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8
- 58
- 19
- 4
- 151
- 11
- 9
- 8
- 7
- 40
- 16
- 14
- 13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牛瑞芳 杨毅 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03年30卷3期 167-1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癌中癌基因、抗癌基因的表达,探讨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用Cv3和Cy5标记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的mRNA,与癌基因抗癌基因分类芯片进行杂交,分析两组表达差异.结果:差异表达的基因有39条,其中下调表达的基因有8条,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可密 蒋继强 等 《山东生物医学工程》 2001年20卷1期 52-55页ISTIC
【摘要】 肿瘤从本质上是基因病.随着中医药治疗肿瘤效果在临床上的充分肯定和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中医药抗肿瘤的机理成为一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围绕中医药对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的表达影响较全面地介绍近年来此领域的最新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立群 程志强 等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1年15卷3期 155-15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人恶性肿瘤培养细胞抗癌基因P53功能状态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大肠癌、肺癌、食管癌、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5种人体肿瘤培养细胞共20株,经P53功能检测方法确认P53功能状态,用MTT法检测P53不同功能状态下,各种肿瘤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海峰 殷玥 等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09卷2期 153-156页CA
【摘要】 近年来有关肿瘤形成机制的研究发现,多数肿瘤细胞中促细胞生存基因Akt的活性升高,并且证实Akt激酶活性的平衡对细胞生长与凋亡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如何抑制Akt活性随之成为抑制肿瘤生长研究的热点.2005年新发现的一种天然抗癌基因--PHL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振红 雷雪芹 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32卷2期 56-59页
【摘要】 首先用RT-PCR方法从早期肺癌病人的外周血中克隆出人抗癌基因p53,经测序确认为野生型后,通过酶切、连接、转化构建出扩增质粒pMD18-T-p53,然后构建出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p53.p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乐志培 《自然杂志》 2001年23卷6期 316-324,325页
【摘要】 细胞内存在两类调节细胞生长的基因--生长促进基因(即原癌基因或细胞癌基因)和生长抑制基因(抗癌基因和诱导终端分化基因).这些基因编码生长因子(或其受体)、蛋白激酶、某些酶类、鸟苷酸结合蛋白(G蛋白)、转录调节因子以及其他在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松楼 张宝慧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9年18卷1期 9-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分析了大鼠胸主动脉损伤后原癌基因c-myc、c-fos和抗癌基因p53表达情况,并观察运动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动脉损伤后c-fos、c-myc表达明显增加,p53表达下降;运动组c-fos和c-myc明显被控制,p53表达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定干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0年27卷5期 472-476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最近几年来,关于真核mRNA 3'UTR在肿瘤细胞恶性表型抑制中作用的研究, 取得了非常令人鼓舞的进展. 目前已经发现,3'UTR参与一些已知的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的功能调控; 一些抗癌基因的失活来源于其3'-UTR的结构变化;而且又发现了一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晖 李安 等 《遗传》 2012年34卷8期 943-94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p53是一种重要的抗癌基因,同时它也是机体感受环境压力并进行相应调节的关键基因之一.最近的研究发现东亚人群p53 Ar972Pro受到冬季温度自然选择,表明p53可能在生殖中发挥作用.同时,p53及其通路中的癌基因鼠双微体2(Murine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鉴 《护理研究》 2010年24卷12期 1122-1122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p53基因与头颈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极为密切[1].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剂由腺病毒载体DNA和p53基因两部分组成,可以有效地将p53基因转入肿瘤组织内,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上调多种抗癌基因和下调多种癌基因的活性,从而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