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
- 9
- 15
- 4
- 2
- 1
- 1
- 10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徐路燕 导师:林柏霖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化学 有机化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双硫仑是一种延用了70多年的用于治疗酒精依赖症的廉价老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试验表明了双硫仑在众多疾病中潜在的应用,包括潜在的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以及抗癌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在各种疾病应用中,双硫仑其代谢产物都可能是潜在的活性物质。本文重点...
【关键词】 双硫仑 ; 细胞内还原性保护机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蔡琪 导师:张晓坤 厦门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公共卫生(硕士) 2021年
【摘要】 视黄醇X受体α(retinoidXreceptoralpha,RXRα)在核受体超家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表达、修饰、功能或定位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RXRα活性可受其配体调控而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因此,靶向RXRα进行抗肿瘤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包国梁 导师:曾志平 厦门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孤儿核受体Nur77是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广泛地参与细胞生命活动,在包括结直肠癌细胞在内的多种癌细胞系中都高度表达。据报道Nur77在结直肠癌细胞中参与了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且已经有报道双吲哚甲烷类化合物(DIMs)可以作为Nur77激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东亮 导师:张晓坤 苏迎 曾志平 厦门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双吲哚甲烷化合物是来源于十字花科蔬菜中的小分子化合物,其可以通过多条通路来发挥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的生物学作用,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而核受体作为细胞内的分子开关,在多种细胞通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和稳态等,核受体参与...
【关键词】 双吲哚甲烷类化合物 ; 孤儿核受体Nur77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秀秀 导师:赵劲 南京大学 生物学 生物学(博士) 2018年
【摘要】 近年来,金属抗癌药物由于其高的细胞活性和靶向性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其中一类非常重要的抗癌化合物为金属铱化合物。本文设计合成了三种类型的带有可点击反应基团的新型金属铱氢配合物,并分别对其抗癌细胞增殖活性和抗癌机理进行了探讨,利用其可点击反应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坤 导师:徐峰 南开大学 药学 药学;药物化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是十三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在机体的脑和胃肠道中广泛分布,通过结合神经降压素受体(Neurotensin receptor,NTR)发挥镇痛等中枢效应和降压、促进脂肪消化和抑酸等外周效应。NTR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韩玉苗 导师:汪福意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字(博士) 2012年
【摘要】 金属药物进入人体后,会通过配位键与细胞内外的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作用,破坏其高级结构,进而影响靶分子的生物功能。研究金属药物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了解和掌握药物在体内转运、代谢规律,以及它们的药理和毒理作用的分子机制,对开发高效...
【关键词】 质谱分析 ; 有机金属钌抗癌化合物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立文 导师:张健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博士) 2011年
【摘要】 现在,癌症的普遍存在、癌症患者的持续增加推动了抗癌新药研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抑制有丝分裂纺锤体功能的药物,如微管抑制剂类药物,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他们也对神经元细胞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因此,人们迫切希望开发出作用于非微管结构的新型抗有丝分裂类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邓声菊 导师:曾慧慧 北京大学 药学 无机药物化学(硕士) 2002年
【摘要】 该工作首次研究了Eb对体外培养的九种人肿瘤细胞和两种人正常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观察到了Eb对受试的几种细胞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次,该论文还较为详细地研究了Eb和抗癌药物DDP、阿霉素(ADM,A)及紫杉醇(Taxol,T)联合给药的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