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
- 6
- 4
- 3
- 3
- 2
- 3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严芝蔓 《保健文汇》 2023年24卷5期 181-184页
【摘要】 近年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情况仍在不断增加,而艾滋病患者的病情也越来越复杂多样。为了降低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提高HIV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延长生命,全球不断推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就是HIV耐药,HIV耐药毒株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晨蕾 刘文娟 等 《植物生理学报》 2018年54卷1期 103-1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选育玉米抗旱新品种,并进一步探究玉米应对干旱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本研究采用田间抗旱筛选得到的抗旱突变体edt1,分别进行中度和重度2种干旱胁迫处理,并测定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在中度干旱胁迫下,edt1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高于野生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沈阳 乔萍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34卷5期 799-8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草药益母草抗突变作用和对脾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MNT):3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即阴性对照组(NS)、环磷酰胺(CP)组(30 mg·kg-1)及益母草抗诱变组(益母草1.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泽昊 张彦 等 《中草药》 2024年55卷10期 3354-33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从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T29增殖角度研究去氢毛钩藤碱(hirsuteine,HST)对突变型p53(R273H)结直肠癌的体外抗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评价HST对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和丹酰尸胺(da...
【关键词】 结直肠癌;去氢毛钩藤碱;突变型p53(R273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辉 王倩 等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3年32卷12期 989-997页ISTICCSCDCA
【摘要】 KPC-2型β-内酰胺酶对超广谱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并已成为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全球重大威胁,因此寻找新型抗菌剂和新的抗感染策略非常重要.我们前期经筛选发现PHT427是一种有效的NDM-1抑制剂,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对K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祁婷婷 林霖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1年38卷4期 293-298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DJ-1在细胞内主要以可溶性二聚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浆、线粒体及细胞核,由于其基因突变可导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帕金森病(PD)的早发,DJ-1被公认是一种PD相关蛋白.PD发病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DJ-1可能主要通过感受氧化应激、调节转录,以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欣 李晨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0年37卷6期 654-661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运用定点突变技术研究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rBTI)的作用位点,先后构建了R45A-aBTI和R45F-fBTI两个突变体.抑制活性测定显示,aBTI和fBTI均丧失了胰蛋白酶抑制活性,却分别增加了对弹性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的抑制活性,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利平 余迪求 《云南植物研究》 2010年32卷4期 355-360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拟南芥APETALA1(AP1 )既是一个花分生组织特征基因又是一个花器官特征基因,在花器官发育中控制花萼和花瓣的发育.通过GUS染色进一步证实AP1主要在茎尖、花萼、花瓣和花托的位置表达.启动子分析发现,AP1启动子区包含了包括W-box...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文英 张欢欢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20期 4912-49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多酚类物质,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异黄酮、二氢异黄酮、黄烷-3-醇、花色素和查耳酮等类,且不同化学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多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众多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