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
- 6
- 2
- 2
- 1
- 1
- 6
- 3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鲍爽 宋海龙 等 《中草药》 2024年55卷17期 5777-57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维药骆驼刺Alhagisparsifolia水溶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和X单晶衍射鉴定化合物结构,测试各化合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 从骆驼刺地上部分分离得到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婷 张军 《中草药》 2021年52卷1期 255-2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环肽是植物来源的超稳定肽,是由头至尾环化骨架和形成胱氨酸结的3个二硫键组成的非常稳定的化合物.与其他类似肽相比,环肽的这种独特的拓扑化学结构使它们对化学、热和生物降解异常稳定,超强的稳定性可使它们在医药学领域方面取得很多进展.植物环肽是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洋 曹雪玮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8期 146-1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将核糖体失活蛋白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致死因子1(BLF1)与细胞穿膜肽(CPP)HBP融合表达并与商陆皂苷甲(EsA)联合使用,提高BLF1重组蛋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通过原核表达及NI-NTA亲和层析纯化BLF1、BLF1-HBP融合蛋...
【关键词】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致死因子1;穿膜肽;商陆皂苷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文博 徐冰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18期 4477-44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寡肽作为生物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成简单、安全指数高,但受限于寡肽药物设计理论和发现途径远远小于其他结构类型药物,使得新型生物活性寡肽的获得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中药作为天然的寡肽库,含有大量的活性寡肽.其中中药寡肽具有神经保护、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盼 陈锴 等 《中草药》 2011年42卷12期 2564-25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圆滑番荔枝为番荔枝属植物,民间常用作杀虫药和驱虫剂.从圆滑番荔枝分离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番荔枝内酯类、萜类、环肽、生物碱等,其中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占大多数.圆滑番荔枝具有抗肿瘤、杀虫、抗菌、阻碍孢子萌发等多种生物活性,应用前景广阔.为更好地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训威 肖桂清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8期 246-2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开发利用绿潮藻类条浒苔中含量丰富的蛋白质,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条浒苔蛋白,最佳酶解条件为:料液比1:25、加酶量1250 U/g pro、温度45.7℃、pH 7.2、震荡酶解时间120 min.在该条件下的酶解多肽经超滤分离获得不同分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钟杰 吴文澜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21期 5179-51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东亚钳蝎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由于其具有抗微生物、抗肿瘤、镇痛等多种药理作用而被广泛深入地研究.现代研究表明,东亚钳蝎毒液中的活性多肽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功能分子.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东亚钳蝎多肽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东亚钳蝎潜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逸舟 卢美雅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8年34卷6期 204-2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白树毒素(Gelonin)与多种穿膜肽(Cell-Penetrating Peptide,CPP)融合,获得一种抗肿瘤活性最高的Gelonin-HBP重组蛋白并研究其抑制肿瘤细胞增长的分子机制.以大肠杆菌BL21(DE3)重组表达及N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林贵 马萍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7年33卷12期 61-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前,生物界成功分离750种抗菌肽,其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约占13.1%,源于两栖动物和鱼类分别约占13.3%和9.3%.鱼类和两栖动物抗菌肽均属最原始脊椎动物,后天免疫系统极为脆弱,大部分依靠鳃、皮肤和肠道呼吸,主要依靠强大的先天固有免疫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轶尘 熊浩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6年32卷12期 23-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抗菌肽(AMP)以其特异性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功能及快速、广谱、高效等特点,迅速成为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新型生物活性肽。寻找合适方法最大限度提高其活性,降低毒性和成本,是新型抗菌肽药物研发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应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新型抗菌肽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