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
- 2
- 5
- 4
- 2
- 1
- 1
- 3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晓辉 李晓琴 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8年24卷8期 761-7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氨基酸残基取代矩阵是影响多序列比对效果的重要因素,现有的取代矩阵对低相似序列的比对性能较低.在已有的BLOSUM取代矩阵算法基础上,定叉了基于蛋白质折叠核心结构的序列一结构数据块;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全α类蛋白质折叠核心结构的氨基酸残基取代矩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邓立宗 导师:蒋太交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博士) 2014年
【摘要】 蛋白质的结构域是蛋白质结构、功能和进化的基本单元,因此,深刻的理解蛋白质结构域是如何组织的,对于我们认识蛋白质非常关键。之前已经一系列的工作尝试着去寻找在蛋白质结构域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残基。但我们知道,蛋白质架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二级结构元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玮 导师:李晓琴 北京工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07年
【摘要】 获取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后基因组时代的重要课题。使用X光晶体衍射和核磁共振技术等实验手段测定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以及使用生物化学方法研究蛋白质的功能效率不高,已经无法适应蛋白质序列飞速增长的需要。在生物信息学中,通过利用结构已知的蛋白质模板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天驰 张菁 《生物信息学》 2011年09卷2期 142-145页ISTIC
【摘要】 蛋白质折叠过程模拟是当前蛋白质研究领域的一个难点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描述蛋白质折叠过程的算法一拟蛇算法,并且从分子振荡和分子动力学理论两个方面来证明该算法的核心函数是可行和正确的.经过实验总结出所有蛋白质空间结构都可以通过两种类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波 仇小强 《广东医学》 2011年32卷8期 1069-107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心脏是脊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最早形成的功能器官,它由不同胚层来源的细胞发育而来,是各种细胞经过精准的特化、迁移和组织结构折叠、屈曲的结果.这一系列复杂的形态变化及精细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均由一个核心转录因子调控网络控制,其中包括NK-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琴 仁文科 等 《生物信息学》 2010年08卷3期 245-247,253页ISTIC
【摘要】 蛋白质折叠规律研究是生命科学重大前沿课题,折叠分类是蛋白质折叠研究的基础.目前的蛋白质折叠类型分类基本上靠专家完成,不同的库分类并不相同,迫切需要一个建立在统一原理基础上的蛋白质折叠类型数据库.本文以ASTRAL-1.65数据库中序列同源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源 杜林方 等 《生物物理学报》 2008年24卷2期 99-106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STN7和STN8蛋白激酶分别参与了LHCⅡ蛋白和PSⅡ核心蛋白的磷酸化.作者用折叠识别的方法建立了拟南芥蛋白激酶STN7和STN8核心结构域的三维结构,同时结合其他生物信息学方法对STN7和STN8蛋白的结构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选择特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玮 李晓琴 等 《生物物理学报》 2008年24卷1期 65-71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蛋白质折叠类型识别是一种分析蛋白质结构的重要方法.以序列相似性低于25%的822个全B类蛋白为研究对象,提取核心结构二级结构片段及片段问氢键作用信息为折叠类型特征参数,构建全B类蛋白74种折叠类型模板数据库.定义查询蛋白与折叠类型模板间二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昆 何胡军 等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6年17卷4期 56-58页ISTIC
【摘要】 <篇首> 1组蛋白甲基化的生物学意义真核细胞中,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其核心由组蛋白H2A、H2B、H3、H4各2个分子形成的八聚体,和在八聚体上缠绕1.75圈的146bpDNA所组成[1].每个核心组蛋白都有两个结构域[2]:组蛋白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