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
- 6
- 7
- 6
- 11
- 4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曹昀 马瑞君 等 《广西植物》 2008年28卷3期 302-3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分布的箭叶橐吾、黄帚橐吾和掌叶橐吾的繁育系统,箭叶橐吾和黄帚橐吾各自居群中有性生殖和克隆繁殖的权衡关系,分析三种植物的的克隆繁殖与生态适应,探讨橐吾属植物对高寒环境胁迫条件下的适应与进化.结果显示三种橐吾的花果期在6月中旬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琳 权洪峰 等 《宁夏医学杂志》 2013年35卷10期 911-912页CA
【摘要】 目的 研究掌叶橐吾根的镇咳作用.方法 通过小鼠氨水刺激致咳试验对掌叶橐吾根提取物的咳嗽潜伏期及3 min内的咳嗽次数进行考察.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掌叶橐吾根水提物能减少浓氨水诱发小鼠咳嗽次数、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P<0.05);掌叶橐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瑞君 王明理 等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5年14卷2期 58-59页
【摘要】 <篇首> 掌叶橐吾[Ligularia przewalskii (Maxim.)Diels]为菊科(Compositae)橐吾属(Ligularia Cass.)植物,多年生草本,高30~130 cm,生于海拔1 100~3 700 m的河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琳 权洪峰 等 《中药材》 2013年36卷9期 1428-1430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掌叶橐吾根、茎、叶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为掌叶橐吾的鉴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撕取表皮法制片及粉末透化制片后观察,对掌叶橐吾的根、茎和叶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定.结果:掌叶橐吾显微特征为:茎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大小不等,排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史转宁 导师:祝英 兰州大学 化学 化学·物理化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掌叶橐吾(Ligularia przewalskii(Maxim.) Diels),系橐吾属(Ligularia)菊科(Compositae)千里光族(Senecioneae Cass)。橐吾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约有130种植物,绝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小伟 导师:孙坤 马瑞君 西北师范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该研究以青藏高原东缘分布广泛、危害最严重的毒杂草菊科橐吾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黄帚橐吾、箭叶橐吾以及同属同域分布掌叶橐吾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它们的比较,综合分析了自然种群、移栽种群中黄帚橐吾、箭叶橐吾克隆生长特性和资源利用的可塑性,以及在资源异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曹昀 导师:陈学林 马瑞君 西北师范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在青藏高原东缘分布最广,危害最为严重的毒杂草是菊科橐吾属的黄帚橐吾、箭叶橐吾和掌叶橐吾,其中前两种植物兼有有性生殖和克隆繁殖习性,对草场危害日趋严重,是高寒草甸中的优势毒杂草.该研究全面观察分析青藏高原东缘分布的箭叶橐吾、黄帚橐吾和掌叶橐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瑞君 导师:陈家宽 杜国桢 兰州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博士) 2004年
【摘要】 该研究从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的主要草场毒杂草黄帚橐吾和箭叶橐吾,以及同域分布的同属植物掌叶橐吾的生活史特征入手,应用生态学、植物生理学、结构植物学和分子标记等方法,通过野外调查、移栽试验,分析研究了三种植物的生活史特征,旨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美礼 导师:高坤 兰州大学 化学 化学·有机化学(博士) 2016年
【摘要】 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具有结构多样、生物活性丰富且不易耐药的特点.我国药用植物的种类多达上万余种,这为我们从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中发现药理活性显著的天然分子,继而将其发展为创新药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对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有利于推动我国中药的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